潘雄威 - 智慧齒 | 乳齒童時

  自古以來,無論是甚麼國家和民族,18歲才定義為成人,有自決能力和智慧。人的第三顆臼齒就是在這時期長出來,所以又叫智慧齒。

  不是每個人都有智慧齒,四分一人天生缺少一或多隻智慧齒。智慧齒10歲開始萌生於牙槽骨內,要孕育8至10年才長出口腔,只要在這段時間照張全景X光就可以見到。

  口腔上下左右每區有三隻臼齒,從6歲開始每6年出一隻,即6歲出第一隻,12齒出第二隻,18齒出第三隻。每4隻智慧齒只有1隻能在第二臼齒後面齊整地長出來,其餘3隻會有不同程度的阻生,無法正常長出,帶來很多問題。其中一部分要拔除,這就是為甚麼年輕人和他們的父母常常問,是否智慧齒一定要剝!

  很明顯,不是所有智慧齒都要剝,要視乎阻生會不會帶來併發症。最常見有2個問題,牙肉發炎引起細菌感染和蛀牙。自小要定期檢查牙齒,監測智慧齒的發育並及早發現潛在問題。

  在12歲左右當第二臼齒長出來的時候照一張全景X光,評估智慧齒的位置和發育。

  上一代的牙科醫生普遍認為,智慧齒阻生就要剝,帶來很多手術併發症,最多就是損壞智慧齒下方的感覺神經,使面部及口唇失去知覺及長期麻痹。但自從風險評估這概念廣泛應用後,脫與不脫要放在天平上,做預防性脫智慧齒手術前要審慎考慮利與弊,評估一下風險。

  近來牙冠切除手術取代了部分傳統的脫智慧齒手術,只切除牙冠,保留牙腳,大大減低損壞下齒槽神經的機會,不過不是人人都合適,問問你的牙科醫生!

兒童齒科專科醫生
港大兼任講師
潘雄威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