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物理治療日】助發展遲緩兒童把握治療黃金期 童途有「理」守護成長
嬰幼兒階段是兒童發展的黃金期,他們每日從生活中接收不同的感覺訊息,透過與照顧者的互動情感交流,以及對環境事物的探索學習,漸漸建立身體意識及感知動作發展。遇到子女出現不明原因的發展困難,部份新手家長可能會感到疑惑,甚至逃避現實,以致錯過子女發展的黃金期;亦有些會過份呵護,因而減少了子女接觸外界刺激的機會,反而加劇其發展遲緩情況。
正視兒童發展困難
其實,家長應及早尋求專業意見,為子女進行體能發展評估,以便及早識別發展困難和安排適切的介入支援;從而有效地建立良好的基礎動作能力,幫助其不同範疇的發展,並可減少子女將來倚賴特殊教育及康復醫療的程度,甚至讓子女儘早克服發展困難,融入主流學習中。
社區兒科物理治療師的工作,是支援有發展困難的兒童及青少年健康成長、發展潛能,提升其家庭照顧者的能力及生活質素,並向巿民傳達促進健康共融的訊息,為基層醫療提供持續、全面和以實證為本的服務。
兒科物理治療師的角色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臨床導師歐陽佩恩表示,遇到患有發展困難的小朋友,兒科物理治療師會為他們進行全面的標準化評估,找出其大肌肉發展的問題,並制定治療目標及策略去幫助他們。兒科物理治療師會從改善姿勢、平衡能力、活動技能、身體協調、球類操控技巧和肌力等方面入手,促進小朋友的體能發展,改善其體適能及生活質素。
兒科物理治療師按學童的能力及成長需要,設計多元化訓練。
舉辦公眾教育講座
物理治療師亦會在社區舉辦家長及公眾教育講座或工作坊,例如常見姿勢問題和腰背護理講座、家居親子運動工作坊、兒童體重管理小組等,加強大眾對兒童發展、發展困難徵狀及相關保健訊息的認識。治療師亦會為幼兒老師開辦專業進修課程,例如幼兒體育深造及特殊教育課程,提升幼兒老師的大肌肉訓練知識與技巧,以應付兒童學習的多樣性,並加強課室第一層支援的成效。
物理治療學生在臨床導師的指導下,在社區中心為基層兒童舉辦體重管理小組。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的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學位課程及碩士學位課程,內容包含兒科物理治療的必修科,也會安排學生到相關單位實習,以培育及裝備新一代的兒科物理治療師,為社區中的兒童及家庭提供適切的專業服務。
物理治療學生探討如何按兒童的發展需要,選擇適合的玩具和環境設施等來誘發幼兒的大肌肉發展。
物理治療學生到特殊幼兒中心實習,為幼童進行體能評估及訓練。
提供到校支援服務
隨著兒童成長,進入學齡及青少年階段,社區兒科物理治療師會按學校需要,提供到校支援服務,包括課後治療小組,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進行評估及設計運動介入方案,幫助他們從「身」學習,促進執行功能及學習表現,並因應學童的需要,建議多元化體育活動及體育課程調適。
治療以實證為本
兒科物理治療師亦會與時並進,持續發展其專業,進修與其服務相關的新知識及技巧,並綜合臨床經驗,開展治療成效研究計劃,還會參與國際交流會議,在臨床上推行以實證為本的治療服務。例如,有兒科物理治療師近年發表了專為自閉症譜系障礙幼兒而設的社交動作分類系統的效度研究報告,提升了業界實證為本的服務水平。
蘇健勤 (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物理治療學會社區復康及基層醫療工作小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