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症|坐骨神經痛vs梨狀肌綜合症|袁康就博士

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受壓所表現的症狀,常見坐骨神經受壓的位置有兩處:一是腰椎旁神經根出處;另一是臀部坐骨大孔坐骨神經穿出處。前者是真正的坐骨神經痛,而後者梨狀肌繃緊擠壓着坐骨神經,屬梨狀肌綜合症。

如果是真正的坐骨神經痛,神經根受壓型態大多是椎間盤突出。不過,神經根是橫側走出,骨椎退變與神經根受壓沒有必然關係,甚至椎間盤突出也只有極少的橫向突出才有機會壓到神經根。

繃緊肌肉是第一因

神經根受壓大多來自繃緊的肌肉,或繃緊肌肉壓到椎間盤而有椎間盤突出再壓到神經根。繃緊肌肉是第一因,骨質退變也是繃緊肌肉長期擠壓下作自我適應而成。神經根受壓的患者腰骶位置有放射式痺感,經臀、大腿後側或外側,下傳至小腿和腳掌。

神經受壓必是痺,缺血繃緊的肌肉卻是痛。大部分患者都是痛;即使有痺感,也大多出現於臀部、大腿後側至膝窩一段。這種型態只歸屬梨狀肌綜合症。

坐骨神經痛初起可能只是隱隱作「痛」(痺),症狀會逐漸加劇,疼痛惡化會讓您坐立不安,最後會跛行。患者可能打個噴嚏就痛不欲生。

66歲的何女士患「坐骨神經痛」一個多月。

神經受壓必是痺

「我腰痛,右臀、大腿後側以至小腿均痛。我懷疑一個多月前那次公司搬屋弄傷的。」

「你有痺嗎?」

「久坐後起身便痺,我要站着提膝約一分鐘才可以活動。」

「仔細回答我,那是痛還是痺?」

「是痺多痛少。」

「那臀部也痺嗎?」

「沒有,痺由大腿後邊脾罅開始,小腿外側有輕微痺感痺到腳掌。」

「腰臀有痺嗎?」

「那是痛,不痺。拍了x光,醫生說我L4、L5滑脫。我懼怕腰骨開刀,轉去做針灸、正骨推拿…」

何女士的坐骨神經的確受壓。不過,她的痺感不在腰臀,而是大腿後側至小腿一段,也沒有放射痺感,所以,她不是真正的神經根型坐骨神經痛,而是梨狀肌綜合症。

我用浮針逐一鬆開她的患肌,請她再坐一會,然後起身。

「你現在如何?」

她沈思一會說:「好似鬆了。」

「我看不到你要提膝來解除痺感呢!」

「噢,對。自己也忘了!」

「放心!你是梨狀肌壓到神經。」

「那我不用腰骨手術吧?」

(完)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