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業】蘭桂坊百日無人煙 酒吧業519大翻身?
新冠疫情肆虐,全港酒吧處於冰封狀態,昔日的「不夜城」,幾乎看不見行人蹤影。早前本港放寬防疫措施,商場食肆重現人流,惟獨蘭桂坊斯人獨憔悴。記者走訪這片塵封多時的土地,滿滿的悲情仍然充斥於空氣。有酒吧東主不惜抵押樓宇,以換取交租和出糧的資金;亦有人改領食肆牌自保,以免再成最早停業,卻最遲復業的受害者。幸好政府在上周宣布「519」讓酒吧、卡拉OK等解禁重開。5月,對酒吧業來說,是不是一個「遲來的春天」?
昏黃的街燈下,蘭桂坊顯得格外寂寥。據記者統計,該區至少十二家位於地鋪的酒吧未有開門,當中有數個鋪位放盤出租,有行人乾脆坐在路旁石壆休息,與過去人潮洶湧的情景大相逕庭。能開業的餐廳生意也沒多好,位於德己立街及蘭桂坊交界的一家高級西餐廳,晚上8時黃金時段空無一人,有職員指4月尾復業後,生意始終無起色,假日客人也不多。
餐廳黃金時間空無一人
在該區經營三家食肆的陳先生亦說,復業後整體市道一般,估計因不少市民過去相約在蘭桂坊見面,早到的先找酒吧「落腳」,待友人來再轉換場所,但現時附近數十家酒吧重開無期,未能帶動人流,連帶生意受阻。
現時蘭桂坊約有一百三十家酒吧及餐廳,蘭桂坊協會總監張素媚指,當中四成是持有酒牌及普通食肆牌的餐廳酒吧,其餘六成是純酒吧和夜店。她說今年酒吧業只開業六天,業界按政府要求,嚴格遵守防疫規定,但上周仍未能復業,希望當局體恤業界困境,在第二階段容許酒吧復業,放寬營業時間。
抗疫基金不夠交單月租金
在蘭桂坊開設兩家酒吧的王先生苦笑說,原以為去年底已「雨過天晴」,不料第五波疫情爆發。他旗下有二十名員工,兩鋪租金合共八十萬元,早前已變賣名表套現,又抵押房地產,取得逾百萬元資金,希望捱過難關。無奈疫情反覆,他由最初堅持為員工發放全薪,逐步遞減至如今的半薪,「防疫抗疫基金不夠交一個月租金,希望靠保就業可以再頂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