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肇弘 – 羅卡自傳式紀錄片《聲影路》道出事業高低潮|曾幾何時

更新時間:03:00 2023-05-06
發佈時間:03:00 2023-05-06

人稱「卡叔」的羅卡,可謂文化界無人不識的前輩。在剛過去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他與影評人石琪更獲頒「專業精神獎」,表揚他倆逾半世紀推動電影文化的貢獻。最近羅卡推出自傳式紀錄片《聲影路》(王茵茵合導),使人對他以至他這一代文化人,多了一重新的認識。

一般的人物紀錄片,通常都會訪問主角及身邊的親朋好友,但《聲影路》則以羅卡第一身的口述方式貫穿全片,他說一來是成本考慮,二來不想出動「人情牌」勞煩別人,所以乾脆親身上陣。影片近期只舉辦了數場私人放映,他期望能找到資金與解決部分版權問題後,可以重新剪輯一個更理想的版本,正式面向廣大觀眾。

《聲影路》近期舉辦了數場私人放映。
《聲影路》近期舉辦了數場私人放映。
人稱「卡叔」的羅卡對推動電影文化不遺餘力。
人稱「卡叔」的羅卡對推動電影文化不遺餘力。

由早期主編《中國學生周報》電影版,到創辦香港電影文化中心,再到後來加入香港國際電影節、香港電影資料館擔任節目策劃,羅卡如何提攜後輩、啟迪新舊幾代影迷,早已是文藝圈中傳誦已久的故事。不過,觀眾如果只打算從《聲影路》了解他的一生成就,看罷或許會有落差,羅卡拍攝此片並非為了自我貼金,對個人功績只是輕輕帶過,真正要說的是他過去較少公開提及的成長與心路歷程。

影片教人最深刻的感受,莫過於羅卡暢談成長時代面對不同文化、思想、政治派別的衝擊,當然少不了電影的啟蒙。他年幼時既迷上《出水芙蓉》、《萬花嬉春》這類荷里活歌舞片,又會接觸中國大陸的戰爭片《上甘嶺》,卻直言當時看不起本地粵語片,嫌它製作粗糙、婆婆媽媽,直到長大後才漸漸明白其社會意義,更開展有關的研究、推廣之路。

在後輩的眼中,羅卡總是一派意志篤定,但他在《聲影路》卻坦白道出年輕時經歷過事業、人生的失意,特別強調上世紀60年代末生活無定,內心的飄泊與鬱悶,對社會不無怨憤。當時他只能靠打散工維生,餘暇便與友人一起拿起八米厘攝影機,拍拍實驗短片。這種波希米亞的生活方式,在當年「獅子山下」的拼搏年代應屬異數,但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不知可有異代共鳴?
文:曾肇弘  圖:曾肇弘、星島圖片庫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