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新定義|香港博物館是否已達國際水平?

更新時間:03:00 2023-06-15
發佈時間:03:00 2023-06-15

現代博物館之變革,聚焦保護、傳承歷史及可持續發展外,療瘉心靈及創造美好福祉等內涵建構亦並駕齊驅。「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不僅是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的年度主題,亦代表着全球美術及博物館的發展方向。回顧香港博物館這幾年的小陽春,是否反映香港已趕上這國際步伐?

自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及,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這幾年間,香港博物館如M+博物館、香港藝術館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等接連開幕,本地藝文發展再度起飛的同時,有量,是否亦有質?與國際博物館及美術館相比又如何?擁有香港及國際博物館策展經驗的現任M+博物館副總監及總策展人鄭道鍊(Doryun)坦言:「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今年訂定的國際博物館日主題『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無疑是世界各地博物館的發展目標。面臨全球氣候危機及對人類未來的考量,可持續不但對博物館重要,對任何機構、組織及社會公民,保護地球、維護及保存歷史遺產,都非常重要。除此之外,近年面對疫情肆虐,心靈及精神思想上的滋養更是不可或缺,現代博物館亦應兼具冶瘉心靈及為大眾建構美好福祉的作用。」

 

藝術撫慰靈魂

Doryun提到M+早前舉辦的《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稱草間彌生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該展覽涵蓋了她整個職業生涯,而這類展覽可以用許多方式演繹,例如強調她是多麼了不起的重要藝術家,但他們卻決定藉展覽傳達藝術具治瘉心靈力量這訊息,「草間彌生自幼患有各種精神疾病,在她年輕時,日本社會風氣仍然保守,作為女性公開談論心理健康絕非易事,草間彌生是通過繪畫食物、綫條與圖案,非靠藥物,以藝術治瘉自己及他人的靈魂,我們被她對藝術的勇氣和信念而深受啟發。」博物館可以讓人們思考歷史、歷史與現在的關係、思想及價值觀,繼而思考未來。在重重意義之下,能否為參觀者帶來幸福與滿足感,甚至療瘉心靈?是判斷現代博物館能否媲美國際水平的重要指標。

西九文化區開幕以來,瞬間成為本地及遊客人氣新地標,據國際藝術媒體《The Art Newspaper》公布的2022年年度博物館到訪人次的調查報告顯示,M+博物館的首年參觀人次已達200萬,縱經歷疫情閉館,仍是僅次於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亞洲到訪人次第二多的藝術博物館,在全世界則排行十八。高人流是否反映逛博物館已成為新趨勢?Doryun認為:「廣義上可以這麼說,然而博物館自身定義的改變,也促成這現象。博物館的傳統定義源於18世紀末到19世紀,隨公民社會而誕生,是一個啟蒙學習的地方。惟這種由上而下傳達知識的方式,在趨向橫向思考的20到21世紀,開始產生變化,博物館由傳授教育及灌輸價值觀的地方,演變成知識交流之地,公眾可在此一起對話和討論,共建價值,刷出新想法。」他說近十年來,全球博物館也循這方向發展,令博物館變得更全面及大眾化,「縱使對藝術一無所知,也可以到來坐坐,從充滿藝術氛圍的環境中獲得靈感,隨好奇心驅使決定是否進入畫廊欣賞。博物館已漸漸成為大眾閒逛放鬆的地方,我認為也源自博物館定義的改變。」

 

建立學習精神

吸引人流不難,惟要做到面向更廣闊的公眾層面,如何適當地留白,誘發觀眾思考,才是彰顯國際水平的分野,「香港不少博物館都會向觀眾展示展品說明,但對M+來說,用語言及文字表達,或撰寫說明可能非常困難。任何具視覺特性的東西,從傳統藝術媒介如繪畫和雕塑,到日常物品如膠杯或電飯煲,各種各樣的作品或物品雖然都可寫出介紹文章,但我們想建立一種學習的精神。因此為M+策展時,我們會避免為藏品、特別展覽、電影節目等展品設定特定對象,或加上過多的詮釋,與此同時我們會通過講座及研討會等,提供多元訊息,輔助大家學習,吸引你了解多點後再回來看該展品。這種自學過程可讓你思考,曲綫營造談論的空間,發展自我批判思維。」

M+博物館還設有大量免費入場的公共空間,如B1的海濱層或地面樓層,Doryun補充:「香港是繁榮活力的城市,但仍然缺乏公共空間,除了部分市公園,大部分公共場所都是商場,設計目的是讓你消費,但我們的公共空間是非常開放的,讓人可從中獲得靈感,不必做任何事情,也能感受到一些精神靈性的提升,當然訪客願意花錢我們也會很高興。」

文:Kimchi
圖:ICOM官網、西九文化區、星島圖片庫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