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之外 被忽略的香港戲院設計慢革命

更新時間:15:08 2023-07-27
發佈時間:15:08 2023-07-27

戲院與電影,息息相關,論關注,卻不對等。

觀眾往往只記得大銀幕的電影世界,而觸手可及的座椅、裝潢、色調及設計,則常被忽略。戲院設計師早於十年前已在默默轉型,將戲院從過渡性空間,發展成兼具主題性、設計感及多元功能的娛樂暨藝術場所。如何吸引觀眾駐足,已成為戲院業要探討的課題。

香港戲院的盛與衰

UA於疫情下結業
UA於疫情下結業

全盛時期,香港戲院破百間,根據香港票房有限公司資料,2013年底曾跌至45間,再經新冠疫情,全球電影製作大受影響,戲院也因須遵守社交距離規定而關閉一段長時間,本地龍頭UA也宣告結業,導致2020年香港票房收入大減72%。

Arthur因2013年為尖沙嘴海運戲院大堂翻新,而踏上改革本地戲院設計的頭班車。
Arthur因2013年為尖沙嘴海運戲院大堂翻新,而踏上改革本地戲院設計的頭班車。

陽光總在風雨後,截至至2023年6月香港戲院數目倒升至58間,以往一式一樣的戲院裝潢,亦開始越來越別具一格,甚至融入特色主題及糅合多元功能,當我們注意到這變化時,其實戲院設計師們早在近十年,已經悉力推動電影院轉型變革。曾參與香港多間嘉禾戲院室內設計,並獲香港、義大利及德國等國際設計大獎的本地室內設計顧問公司ARTTA Concept創辦人鄧雋曦(Arthur),因2013年為尖沙嘴海運戲院大堂翻新,而踏上改革本地戲院設計的頭班車。

記憶中的香港戲院

魔女宅急便劇照
魔女宅急便劇照

Arthur憶述他看的第一套電影是四姨帶他看的《魔女宅急變》,當時僅四歲時,但那大銀幕的震撼印象,仍然記憶猶新。「那時去睇戲,像是參與特別的活動,要做心理好準備,好興奮,與現在隨時隨地,即興去睇的感覺很不同。」

延伸閱讀:圍方英皇戲院開幕預覽!現場環境/超高質視聽音效/大圍限定美食/優惠價 附現場圖輯+登記步驟

戲院設計的慢革命

「以前很多人只關心戲院的銀幕與椅子,後來演變成愈來愈有個性,某程度上是受外國影響,因為外國有很多機會去接觸電影,例如汽車影院、戶外影院,甚至很細小的家庭影院,相對香港則選擇很少,能即時現場睇戲的地方,就只有戲院。當年設計團隊、電影院商與地產發展商開始研究,既然有如此大的空間,不想觀眾來睇戲,睇完就走。作為香港人其中一項重要的娛樂活動,我們可以為觀眾帶來什麼新刺激呢?戲院設計潮流由此誕生,設計業一起花了很多心機與時間,去創作別開新面的戲院。」發展至今天,戲院已演變為集餐飲、展覽,甚至零售店的多元化場所。

本身是電影迷的Arthur開始沉迷其中,寓興趣於工作,醉心鑽研,並與美國設計公司共同為嘉禾戲院打造了紐約Loft Style的旗艦級奧海城The Sky戲院,癲覆傳統密密麻麻的排座,破格地改用商務客機般的闊落座椅,當時筆者慕名朝聖。Arthur謂:「差不多時期,還有金碧輝煌主題的尖沙嘴The One戲院、九龍灣德福MCL蝙蝠洞出現,一起良性發展,香港戲院設計變化瞬即一發不可收拾,開創出更多樣化、更玩味及富藝術感的新趨勢。」

延伸閱讀:Netflix《海賊王》真人版8月上映 | 選角演員名單大公開 日本動畫配音原班底參與

未來的香港戲院

啟德嘉禾戲院,一戲院黑漆漆印象
啟德嘉禾戲院,一戲院黑漆漆印象

成為開創潮流先鋒,Arthur為突破興奮時,仍要面對現實的規範:「戲院本身就是一處夢工場,創作概念上可以無限發揮,然而在香港進行這類大型設計項目,很多牌照要求要兼顧,箇中亦經歷許多跌碰、修改而摸索出來。對未來展望,希望香港戲院可做到娛樂、零售及餐飲體驗融合為一,相較澳門、新加坡未必需要,但在香港卻非常合適。縱觀本地有很多獨立的零售店及食肆,但並沒有一處地方能將多元素糅合,戲院正正有偌大的空間,可以善加利用發揮多元功能,讓大眾可以在短時間內一次過體驗。」Arthur認為戲院革新仍在不停演化,尚有很多可變及進步的可能。

商業設計與藝術大不同

要將戲院打造成多元空間並不容易,Arthur告知:「有別於其他文化藝術場地,戲院本身有一定的商業元素外,亦會上映不同類型的電影,需要因應各電影宣傳隨時轉換主題場景,並要凝聚任何喜好及年齡的觀眾群,設計的彈性及寬度必須非常大。與此同時,我們觀察到一般人睇戲習慣,很少會距區或為了戲院而去,存在地區性考慮,故在設計時,我們也會應因應戲院所在地區而度身設計,為觀眾帶來獨特的地道體驗。」

負責創作大埔Glamping主題嘉禾戲院的Louisa,因大埔戲院是街鋪,主要客源是大埔居民,少了商場的人流帶動,花很多時間去想怎樣吸引觀眾前來,於是特地到大埔市中心及近郊各觀察一星期,發現明明同區卻像兩個世界,於是便想到將大埔郊區的Glamping特色,帶回市中心。此戲院共有4個影院,Louisa特意把香港四季的景色融入其中,利用天幕及3D光影投射等多媒體,營造大自然氛圍,讓觀眾每隔一段時間進入不同影院如同經歷大自然不同季節,引起大家的關注。

延伸閱讀:《奧本海默》|基斯杜化路蘭(Christopher Nolan)新作《Oppenheimer》10大幕後彩蛋/真相!

最難忘的戲院設計

Arthur及Louisa不約而同表示最深刻是創作V Walk,「因為當時發展商原圖則是開設8間戲院,而我們很大膽地提出在入座人數不減的情況下改為5間,將各院空間放大同時,因要配消防、走火警、後備電源等無數問題,我們要一一解決,並說服事業主作出改動,擔心了6星期才等到好消息。另如V Walk預留裝飾牆,供放置各類Pop Art藝術品,讓每次變都不違和並帶來新氣象。」

延伸閱讀:香港粵劇科研化 打破界限 拓展國際舞台

策略性室內設計

設計前Arthur與Louisa會做花三至四成時間,以向外擴散式方法進行市場研究與調查。每一、兩星期就去睇戲,亦會特別留意戲院設計細節。
設計前Arthur與Louisa會做花三至四成時間,以向外擴散式方法進行市場研究與調查。每一、兩星期就去睇戲,亦會特別留意戲院設計細節。

ArtTech發展迅速,問及如何在科技與創意之間平衡?

Arthur直言:「自LED電視牆面世後,ArtTech發展趨勢就沒停過,ArtTech在我而言是很有興趣的元素,但卻不能取締室內設計學的根本。」

本地室內設計顧問公司ARTTA Concept創辦人Arthur及室內設計師Louisa,曾參與香港多間嘉禾戲院室內設計,並獲香港、義大利及德國等國際設計大獎。
本地室內設計顧問公司ARTTA Concept創辦人Arthur及室內設計師Louisa,曾參與香港多間嘉禾戲院室內設計,並獲香港、義大利及德國等國際設計大獎。

人人談及的AI人工智能,Arthur亦會用AI幫助,如大埔嘉禾戲院調查Glamping主題時,也有借AI協助找出高人氣的營地及其受歡迎原因等,惟我們仍會花30-40%時間資料搜集,因為香港的潮流變化非常高頻,資料搜集有助我們了解之餘,也是為了掌握最新的資訊。」

Louisa會一、兩個星期就去睇戲,「很期待圍方的戲院開幕!」
Louisa會一、兩個星期就去睇戲,「很期待圍方的戲院開幕!」

Arthur會採用向外擴散式方法進行一系列市場研究與調查,包括實地考察、探索周邊民生及吃喝玩樂生活習慣、網上搜尋,然後再擴展至觀察整個區及全香港的流行趨勢,再繼而參考外國設計等。他相信:「設計師天馬行空的創作思維尚在,數據分析是幫助創意著地,因為商業設計始於要考慮人的需要,有別於藝術品。兩者之間並沒有衝突,因設計理念仍是源自我們。」
 

文:Kimchi
圖:Gary Tsai、 ARTTA Concept Studioghibli.jp、星島圖片庫

 

延伸閱讀: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