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銘堯 – 柴可夫斯基的情誼|自得其樂

更新時間:09:00 2025-02-08 HKT
發佈時間:09:00 2025-02-08 HKT

俄羅斯鋼琴家兼指揮魯賓斯坦(Nikolai Rubinstein),以醫科及法律畢業於莫斯科大學,他與弟弟安東.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一樣,由母親教授鋼琴,絕對是十九世紀俄羅斯的精英。長大以後,魯賓斯坦成為創立莫斯科音樂學院的總監,並找來一位年輕的作曲家擔任音樂理論教授。 這位教授就是柴可夫斯基。

當柴可夫斯基寫第一鋼琴協奏曲時,傳聞因與魯賓斯坦不和,憤而將題獻與首演,改為送給德國鋼琴家貝勞(Hans von Bülow)。歷史學家認為事實並非如此。1866 年至 1880 年間,柴可夫斯基的重要作品,幾乎都是由魯賓斯坦指揮首演。而見證這兩人情誼的,還有第二鋼琴協奏曲。

經歷了第一協奏曲後,柴可夫斯基名氣漸長。他的第二協奏曲,富有精細而可親的樂段,柴可夫斯基十分鍾愛,並題獻給魯賓斯坦。本來魯賓斯坦終於不是以指揮,而是以獨奏家的身份為這大作首演, 可是他在1881年突然患上急病辭世,終年45歲。

音樂天才的殞落,令柴可夫斯基少了一位忠實支持者。

文:胡銘堯 圖: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