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價值:為何面對市場變幻仍願意埋單?

更新時間:10:00 2025-03-26 HKT
發佈時間:10:00 2025-03-26 HKT

疫情過後,世界看似回歸「正常」——街道熙來攘往,拍賣場內競價激烈,市場熱鬧依舊,生活彷彿回到了熟悉的軌道。然而,這種「正常」是真正的穩定,還是一層表象?地緣政治動盪、環境危機加劇、科技革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顛覆世界,衝擊着我們的價值觀。在這片紛亂中,藝術始終是人類的避風港與鏡子——它讓我們審視自身,映照內心深處的掙扎與希望。

將於3月31日在香港邦瀚斯舉行的「Modernity Curated」拍賣,探索亞洲藝術美學精神與演變,焦點包括蕭勤《春雷》(估價:400,000-600,000港元)。蕭勤將東方哲學思維融入極簡線條與單純色彩,體現宇宙生命之道,展現內省靜觀的境界。(圖片來源:Bonhams)
將於3月31日在香港邦瀚斯舉行的「Modernity Curated」拍賣,探索亞洲藝術美學精神與演變,焦點包括蕭勤《春雷》(估價:400,000-600,000港元)。蕭勤將東方哲學思維融入極簡線條與單純色彩,體現宇宙生命之道,展現內省靜觀的境界。(圖片來源:Bonhams)

 

在藝術市場耕耘二十年,從靜謐的畫廊到槌聲彼落的拍賣場,筆者深知藝術的價值遠不在數字,而在於它如何與人性共鳴。2024年,市場雖有所調整,但真正優質的作品依然能穿越波動,吸引藏家競逐。例如,去年我親自下槌成交的石田徹也《運輸帶上的男人》以千萬港元刷新紀錄,足見藏家熱情常在,對藝術本質的追求從未消退。
那究竟是什麼讓藝術如此珍貴?二十年的經驗告訴我,答案在人性。藝術從來是人類生存狀態的鏡子,不僅記錄時代,也療癒心靈。在邦瀚斯任職近四年,我曾策劃多場拍賣,見證優質作品如何觸動藏家。2024年,草間彌生《無限》以逾4,600萬港元成交,紅黑交錯的圓點與網狀圖案,是畫家與精神疾病長期抗爭的生命印記。這份無盡的自我對話,在孤寂的城市中,引起無數人的共鳴。石田徹也的《運輸帶上的男人》,一名男子躺在自動扶梯上,被機械化的工人們修理。他筆下的世界冷峻而荒謬,卻如此真實地映照現代社會的壓力與疏離,觀者無不感同身受。兩年前,曾梵志的《面具》系列以逾2,400萬港元高價成交,畫中男子戴着誇張的面具,掩飾情感,漫步在沙灘上,淡然地卻道盡都市人的孤獨。這些作品,聚焦人類最真實的情感,直擊人心而歷久彌新。

石田徹也《運輸帶上的男人》,1996年作,於2024年12月香港邦瀚斯「現代及當代藝術」拍賣會以10,013,000港元成交,刷新藝術家之世界拍賣紀錄。(圖片來源:Bonhams)
石田徹也《運輸帶上的男人》,1996年作,於2024年12月香港邦瀚斯「現代及當代藝術」拍賣會以10,013,000港元成交,刷新藝術家之世界拍賣紀錄。(圖片來源:Bonhams)

 

近年,NFT與AI藝術頻登拍賣場,雖屢創天價,但去年市場熱度已經調節。當日一張數碼圖像動輒數百萬,有人驚呼「虛幻」,有人視之為未來。我不否認科技拓展了藝術邊界,讓新世代找到共鳴。不過,遊走藝術市場多年後,我始終相信人類創作有無可替代的力量。AI能模仿草間彌生的圓點,卻無法重現她數十年來的掙扎與執着;它可以生成石田徹也的扶梯場景,卻難以承載他沉重的社會反思。曾梵志筆下面具後的孤獨,是他的真情流露,而這是機器無法複製的溫度。
藝術與人性的連結,是我從畫廊到拍賣場的體悟。我常對藏家們說,真正的收藏,不是追逐市場風向,而是尋找能叩問心靈的作品。AI藝術或許是一時風潮,但能穿越時代的,始終是展現人性缺陷與光芒的創作。我深信藝術因人性而永恆。

香港邦瀚斯將於3月31日舉行「Modernity Curated」拍賣,探索亞洲藝術美學精神與演變,焦點包括朱銘《太極系列——雲手》(估價:600,000 – 900,000港元)。朱銘融合中國傳統與現代雕塑技法,以抽象表現手法體現雕塑的流動性與精神內涵。(圖片來源:Bonhams)
香港邦瀚斯將於3月31日舉行「Modernity Curated」拍賣,探索亞洲藝術美學精神與演變,焦點包括朱銘《太極系列——雲手》(估價:600,000 – 900,000港元)。朱銘融合中國傳統與現代雕塑技法,以抽象表現手法體現雕塑的流動性與精神內涵。(圖片來源:Bonhams)

 

香港的藝壇依然充滿活力,我誠邀讀者走進畫廊,或參與邦瀚斯即將舉行的拍賣,親身感受這份觸動。或許,你會發現,藝術不僅是市場數字,更是我們與世界對話的方式。

邦瀚斯(Bonhams)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主管關尚鵬(Marcello Kwan)
邦瀚斯(Bonhams)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主管關尚鵬(Marcello Kwan)

專欄作者:

邦瀚斯(Bonhams)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主管關尚鵬(Marcello Kwan)
關尚鵬於拍賣及畫廊界坐擁逾二十年豐富經驗,曾為市場徵集明星拍品無數,亦策劃過多場別出心裁的展售會。加入拍賣界前,其亦曾任職香港知名畫廊漢雅軒。(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