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兆文:中大醫科第二學位育多元人才 醫學院理財謹慎 料削撥款影響不大
發佈時間:11:42 2025-03-05 HKT

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醫學院近日宣布,將於今年9月開辦第二學位課程,中大醫學院副院長(學生事務)吳兆文昨出席中大活動時表示,有見社會對醫生的需求急增,中大醫學院因此推出第二學位課程,同時希望繼續培養多元化醫療人才。對於政府未來3年將削減對8間資助大學的撥款,以累進方式逐年減2%,吳兆文認為對中大醫學院的影響不大,強調醫學院一向理財謹慎,會確保教學質素及學生的學習機會不受影響。
整合資源確保教學質素
中大昨日舉行卓敏及偉倫教授席的就職暨教學及研究獎頒獎典禮,由校長盧煜明主禮,以表彰在各個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教研人員。其中,吳兆文獲頒「偉倫教授席」,對此他表示深感榮幸,認為這是對中大職員長期工作的肯定。
對於中大醫學院開設第二學位課程,吳兆文向本報表示,中大醫學院一直致力於培訓多元人才,不僅教授醫學知識,還培養學生成為未來醫療界的領袖或行政專才,期望他們「接棒成為醫學院的院長或副院長」。
此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最新的《財政預算案》中表示,未來3年將向8間資助大學撥款共681億元,以累進方式逐年削減2%,3年合共減28億元撥款。被問及削減撥款會否影響中大培訓醫療人才及進行相關研究,吳兆文坦言,對中大醫學院的影響不大。他強調,醫學院一向理財謹慎,若有需要,將整合資源或調整優次,確保教學質素及學生的學習機會不受影響。
吳兆文昨日早上接受電台訪問時亦表示,因應醫療人手短缺問題,中大於去年年中接到教資會通知,建議增加25個醫學院第二學位學額。中大隨即開始籌備,包括重新規劃課程,直至約兩周前獲得教資會批准,第二學位醫科課程可正式開始招生。
吳兆文解釋,第二學位為四年制課程,與原有的六年制課程不同,旨在加快培養醫生以服務社會,並會確保四年制及六年制課程的畢業生水準一致。他續稱,由於四年制課程學生需要在4年內修畢原本6年的課程,課程安排相對緊湊。因此,中大的收生準則要求申請者的第一學位需與科學或健康科學相關,他坦言若學生缺乏相關背景知識,會「超級辛苦」。
延伸閱讀:兩大醫學院9月開辦第二學位課程 學者:與新醫學院錯位發展目的「倒過來」
與原有課程「雙軌並行」
吳兆文又指,第二學位的四年制和六年制課程將「雙軌並行」,考核評估標準基本相同。學生同樣需要通過3至4次專業考試,其中四年制課程將原本為期兩年的「臨牀前期」課程濃縮至一年左右,隨後學生將在第二至第四年展開「臨牀期」課程。
另一方面,香港大學醫學院亦將推出四年制的第二學位醫學課程,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昨日在北京參加兩會時表示,相信若第二學位學生在第一學位中已有生物醫學或生物課程的經驗或知識,將更容易掌握第二學位醫學課程的內容。
記者 鍾綽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