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公民科首設「立場題」教師料達標率逾9成 兩地考生均指試卷不太難
發佈時間:14:17 2025-04-08 HKT

中學文憑試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今日開考,約有4.8萬人應試,3題必答題問及低碳出行與香港人的運動習慣、中國的對外援助與國際影響力,以及香港社會的多元文化特徵。有公民科教師表示,今年首次出現以往常見於通識科的「立場題」,相信該題評分準則與通識科相若,亦有教師認為今次出題方向打破坊間以為「公民科不考立場」的看法。有來自內地的自修生表示,試卷整體難度不高,「及格肯定是沒問題的。」
問是否同意「低碳出行不易」
全港約4.8萬名考生今日應考公民科,3題必答題圍繞低碳出行與香港人的運動習慣、中國的對外援助與國際影響力,以及香港社會的多元文化特徵,全卷共43分。當中有4題選擇題,問及《基本法》內容、「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世界衛生組織工作的描述等,更首次出現「立場題」,問及考生是否同意「就現時香港情況,人們實踐低碳出行是不容易的」一說,並解釋答案,佔8分。
今屆文憑試有約2700名來自內地、以自修生身份應試的考生。就讀內地國際高中的林同學今日向本報記者表示,自己曾在深圳生活,形容自己「與香港聯繫密切」,了解香港社會及文化,不難解答相關的題目。另一名來自內地的侯同學認為,試卷整體難度不高,「及格肯定是沒問題的」。4個核心科目考試已完成,他對自己整體表現感滿意,尤其對中文科最有信心。
公民科雖只設達標或不達標,但考生霍同學認為仍需重視,「如果公民科不達標的話,其他科目再好都無用」,故每日花約3至4小時溫習。另一考生楊同學亦坦言,備試時仍感到吃力,「這科雖然簡單,但都辛苦,因為有很多長問答的題目」,考試前每日花約1至1.5小時溫習課本,亦有留意時事新聞。
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助理校長黃中偉分析,今年試卷首現「立場題」,故認為難度較去年略深,同類題型以往常見於通識科,相信評分準則仍與通識科相若。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副校長吳宏業亦指,今次出題方向打破坊間以為「公民科不考立場」的看法。
教師:正反立論方可獲高分
至於作答技巧,黃中偉舉例,選擇同意說法的考生可論述本港運動文化不普及、相關配套有待完善等,亦需正反立論,估計至少要寫「一版紙」才能取得較多分數。不過,他相信只有少數較上進的考生會詳述答案,以取得全題分數,「考生自己都好識計,確保自己拿到達標以上的水平就夠了。」
去年首屆公民科考試,考生的達標率達94.1%,兩人預計今年達標率亦達逾9成。黃中偉表示,去年考生考取大約17分至18分即達標,估計今年情況相若,全卷亦有「送分題」,例如3b題要求考生從飲食、建築或節慶擇一說明「香港是中外文化匯聚的社會」,考生容易運用生活經驗作答。
吳宏業估計不少考生或會選答「飲食」範疇,若能具體分析香港飲食多元化的背景,例如解釋不同地方餐廳進駐本港的原因,強調本港為多元化社會,印證香港為文化共融之地,有望取得較多分數;例子亦需準確運用,如誤寫法蘭西多士源自法國等,很大可能失分。
記者 盧嘉潁 鍾綽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