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2億教訓到張敬軒5億奇跡:羅淑佩能否改寫香港盛事經濟?|梁偉聰
發佈時間:17:51 2024-12-10
樂壇天后Taylor Swift的世界巡迴演唱會「The Eras Tour」於12月8日正式落幕。152場演出遍及全球50個城市,總票房高達21億美元,堪稱近年最具規模的音樂盛事。然而,這場全球矚目的演出卻無法在香港留下任何痕跡。
各國爭相邀請 香港卻「無電話」
「The Eras Tour」不僅是音樂界的頂級盛事,也成為多國政要爭相邀請的重要話題。智利總統、布達佩斯市長、加拿大總理都親自向Taylor Swift致信,希望她到當地開演唱會。其中,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更直接在Taylor Swift的Twitter留言,最終成功促成加拿大場次的加入。
相比之下,香港的局面卻顯得相當被動。前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在被問及此事時,竟回應:「香港冇Taylor Swift的電話。」這一句輕描淡寫的回應,不僅成為網民嘲笑的對象,更讓人反思香港在爭取國際盛事時,能否更積極。
6場演唱會帶來22億經濟收益
據新加坡的經濟數據顯示,Taylor Swift的6場新加坡演唱會為當地帶來了超過3.8億新元(約22.06億港元)的經濟收益。這個金額幾乎相當於港府2024/25財政年度預測赤字1,000億元的2.2%。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提到,港府未來需要每年削減經常性開支1%。但相比節流,如果香港能透過舉辦此類國際級盛事帶來經濟效益,「賺得有突」的機會將顯而易見。Taylor Swift的演唱會收益不僅是門票的收入,更是旅遊、住宿、餐飲等多方面的經濟效益,這對任何一座城市而言,都是不容忽視的潛在價值。
澳門抓住機遇 張敬軒創紀錄
相比之下,鄰近的澳門卻抓住了機遇。「軒公」張敬軒的30場演唱會創下了澳門倫敦人的場館紀錄,吸引了超過17萬人次,帶動至少5億元的經濟效益。同樣是香港的歌手,為甚麼在澳門卻能創造奇跡?
答案並非在於明星本身,而是澳門政府與場館的積極態度。澳門不僅提供完善的場地與服務,還積極參與活動的推廣與支持。這種積極參與讓澳門成功打造出自己的「盛事品牌」,成為區內旅遊經濟的亮點。
港不缺硬件 啟德新場容納5萬人
香港其實不缺硬件條件。啟德體育園主場館可容納高達5萬人,與Taylor Swift在新加坡的場地規模相當。但硬件並非決定性因素,真正的關鍵在於政府與主辦方的態度與執行力。新加坡為「The Eras Tour」提供每場300萬美元的贊助,成功吸引了Taylor Swift,而香港卻缺乏類似的主動性。
未來香港需要在「演唱會經濟」上投入更多資源與心力,不僅要發揮場館優勢,還需要以靈活的策略吸引更多國際級演出。例如,與主辦方建立更緊密的合作,提供配套資助,並以創新的方式提升觀眾體驗。
Ian嫂新挑戰:如何撐起盛事經濟?
作為「Ian嫂」,新任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以貼地形象和對流行文化的敏感度為人熟知。她不僅是Ian的忠實粉絲,更在903 All Star籃球賽中現身支持,展現出對娛樂活動以及體育活動的熱情。這樣的背景,讓人對她的上任抱有期待,希望她能夠運用自己的「追星經驗」,為香港帶來更多國際級盛事。
羅淑佩的挑戰在於,如何將香港的硬件資源與國際需求更好結合,吸引不僅是像Taylor Swift這樣的國際巨星,也要讓香港的本地明星能在家門口創造奇跡,而不是被其他城市搶走光環。
香港不缺條件,也不缺明星,但如果只停留在觀望與被動等待中,盛事經濟的光芒終將被鄰近城市掩蓋。羅淑佩的上任為香港帶來了一絲新的希望。她的「Ian嫂」身份不僅是追星熱情的象徵,也應成為推動香港文化與娛樂產業發展的動力。
或許,香港需要的並不是幾場盛事的成功,而是一個完整的經濟生態系統,讓這座城市重新站在亞洲娛樂與文化的中心舞台。
梁偉聰-企業傳訊及財經公關顧問
https://www.linkedin.com/in/wcleung8/
相關文章:
Clockenflap光環褪色:盛事經濟如何迎合Gen Z世代?|梁偉聰
韓國經濟實況 比大家想像中差更多 李聲揚:若香港叫蕭條 韓國不知叫甚麼了
恒指過去25年升45% 年均回報僅1.5% 林本利:盈富未能創造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