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推薦5種運動降血壓最有效!這種可在家做 每周做30分鐘也有效?

更新時間:13:48 2025-04-03 HKT
發佈時間:13:48 2025-04-03 HKT

【降血壓運動】運動是降血壓的良方,但並非每種運動都能帶來相同程度的幫助!有醫生列出5種有效降血壓的運動模式,其中一種只需每周做30分鐘已經可有效降血壓。

每周1小時有效降血壓 醫生推介5種運動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生陳潔雯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運動已經被多篇國際論文認可有降低血壓的作用,目前醫學證實運動能夠降低血壓主要是透過以下兩個生理機轉:

  • 增強血管內皮功能:運動促進血管內皮細胞釋放一種強效的血管擴張劑一氧化氮(NO),能減少血管阻力,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有助放鬆血管、降低血壓。
  • 降低動脈僵硬度:運動透過調整膠原和彈性蛋白的平衡,降低動脈僵硬度,使血管更具彈性,進而降低血壓。

陳潔雯醫生提出,根據2023年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的論文指,有氧運動訓練、動態阻力訓練、綜合訓練、高強度間歇訓練以及等長運動訓練,這5種運動模式更有利於降血壓。關鍵在於除了上述的2個原因,這些運動更能夠為心血管帶來以下3點好處:

  1. 降低交感神經活性:減少交感神經活性,同時增加迷走神經的作用,導致心率和血壓下降。
  2. 改善局部血流分配:肌肉收縮會暫時壓迫局部微血管,放鬆時則促進血液再灌注,反覆的局部血流量變化會刺激血管壁進行適應性重塑,強化血管調節,降低血壓。
  3. 誘發壓力反射調節:提升壓力感受器的靈敏度,增加對血壓波動的調節能力,減少血壓的波動範圍。

不過,陳潔雯醫生也提醒,若想發揮最佳降血壓效果,抓對做運動的時間和頻率十分關鍵。以下是論文中提及能有效降血壓的5種運動方式:

 

 

有效降血壓的5種運動方式

1. 等長運動訓練(isometric exercise training)

  • 是讓肌肉維持在一定「長度」的情況下持續用力的運動,常見的動作包括推牆、抓握靜蹲等,這些動作在家也能進行。
  • 每周進行3-4次,每次訓練至少10-20分鐘,即每周訓練時間至少需30分鐘。每個等長運動應持續30秒至1分鐘,每次訓練可進行2-4組,每組間休息1-2分鐘。
  • 研究指等長運動是目前被認為最能有效降血壓的運動,經過 4-8周的等長運動訓練可以將收縮壓(Systolic BP)和舒張壓(Diastolic BP)分別降低5-10mmHg!

2. 有氧運動訓練(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 根據美國運動協會ACSM的定義,有氧運動是指能維持20分鐘以上有使用到大肌群(像是大腿、闊背肌)的運動,如跑步、快走、游泳、騎自行車、跳繩等。
  • 每周至少3次,每次運動持續20-60分鐘。

3. 動態阻力訓練(dynamic resistance training)

  • 是透過改變關節角度來訓練肌肉的運動模式,如深蹲、臥推、拉力器訓練、啞鈴訓練等。
  • 每周進行2-3次,每次訓練30-60分鐘。

4. 綜合訓練(combined training)

  • 將有氧運動訓練和阻力訓練結合的運動,如: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搭配深蹲、啞鈴舉重、彈力帶訓練等阻力訓練。
  • 每周進行3-5次,每次訓練通常會持續40-60分鐘

5. 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 指短時間運動強度可達到最大心率85%-95%的運動,例如全力衝刺、快速跳繩或高強度的體重訓練(如深蹲跳、俯臥撐等)。每個高強度運動段之後,會有一段較低強度的休息或活動期,通常為 30 秒至 2 分鐘。
  • 每周進行3-4次,每次訓練的總時間通常為15-30分鐘。

陳潔雯醫生說,想要讓血壓獲得良好控制,其實很多種運動方法都可以達成,但保持規律運動比起做哪種運動更重要,如果想透過運動控制血壓,建議先從能夠養成習慣的運動開始。

資料來源: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生陳潔雯

---

延伸閱讀:早餐吃4食物可增強腦力/抗氧化/降血壓 黑朱古力都上榜?醫生揭1種堅果不能常吃

---

相關文章:

吃腰果杏仁會熱氣生痱滋?常吃6種堅果易發炎 醫生推介2大超級堅果

開心果降血糖?核桃降膽固醇?解構8種堅果功效 減肥防中風吃這款

哈佛研究揭1類蛋白質可延壽 老化速度減46% 雞蛋不上榜?

吃豆腐比吃雞蛋好?吃花生可防中風降死亡率!推介6大高蛋白質食物通血管防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