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容易膝痛/扭傷/抽筋?哪種山路最傷腳?物理治療師教行山前必做4大熱身

更新時間:15:38 2025-04-10 HKT
發佈時間:15:38 2025-04-10 HKT

行山近年大受港人歡迎,不過並非每個人都在行山前做足安全準備。山路崎嶇,稍一不慎,身體容易受傷,例如足踝扭傷、膝痛、小腿抽筋等都是常見的行山傷患。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兼物理治療師黃永森博士接受《星島頭條》訪問,講解有關行山的安全注意事項。

行山容易膝痛/扭傷/抽筋?哪種山路最傷腳?

黃永森博士指,骨骼肌肉損傷是指肌肉、肌腱、骨骼、軟骨、韌帶、神經等人體組織的急性受傷或慢性勞損,當中常見的行山傷患包括:

行山受傷與山路路況有關嗎?

1. 足踝扭傷

山路崎嶇,路面高低不平。腳掌或足踝稍一不慎就有可能踩空或著地不穩,導致外踝過分內翻,撕裂外踝韌帶,造成足踝外側出現急性發炎症狀,影響足部正常活動,亦即「足踝扭傷」。

2. 膝痛

山勢陡斜,行山時膝關節伸屈無休,行山愛好者很容易受到膝部軟骨或筋腱勞損。膝蓋前方疼痛可能與「髕股骨疼痛症候群」有關,髕底軟骨與股骨末軟骨出現磨損;膝外側疼痛則可能與「髂脛束症候群」有關,髂脛束膜與股骨外髁過度磨擦,出現發炎症狀。 

行山前應如何熱身避免受傷?

黃永森博士指,行山前,進行足夠的熱身和伸展運動至關重要,藉以增加肌肉彈性和促進肌肉收縮的物理條件。然而,不當或過度的拉伸和熱身有機會導致肌肉損傷。建議依循以下「RAMP」原則來進行較為動態的熱身運動:

步驟1:提升體溫(R-Raise)

透過進行原地踏步、原地緩跑及原地跳躍等動作,逐漸地提升心率,促進血液循環,持續2至3分鐘,直到體溫、心率及呼吸頻次明顯地提升,身體輕微冒汗。

步驟2:激活肌肉(A-Activate)

針對行山時常用的大腿及小腿肌肉進行適度的肌肉動作練習,藉以激活神經肌肉系統,促使肌肉做足準備來應付行山運動的動作要求。提踵(後腳跟抬高)、蹲腿及箭蹲是常用的動作練習。每個動作以10至15次為一組,可輪流地各做1至2組練習,共2至3分鐘左右。

步驟3:靈活關節(M-Mobilize)

行山時,髖、膝及踝關節重複地進行伸屈活動。因此,針對髖、膝及踝關節進行不同程度的關節幅度活動及伸展運動,是不可或缺的。行山愛好者可以先手扶穩固的欄杆或燈柱,進行擺腿、踢膝及轉腳踠動作,左右輪流進行20至30秒左右,合共2至3分鐘,繼而針對前大腿股四頭肌、後大腿膕繩肌及小腿腓腸肌進行伸展練習。

行山前熱身運動:前大腿伸展 (相片來源:黃永森博士)
行山前熱身運動:前大腿伸展 (相片來源:黃永森博士)

 

1. 前大腿伸展:

右手從後拉起左腳掌,可伸展大腿股四頭肌及小腿前脛肌。每邊伸展動作重複4至5次,每次維持拉伸10至15秒左右,左右交替練習。

行山前熱身運動:後大腿伸展 (相片來源:黃永森博士)
行山前熱身運動:後大腿伸展 (相片來源:黃永森博士)

 

2. 後大腿伸展:

在地上單腿伸直,另一腿向外屈曲,雙手向前掂著腳尖,後大腿筋應感到拉扯感。單腿伸展可幫助卸力,減低腰部受傷風險。每邊伸展動作重複4至5次,每次維持拉伸10至15秒左右,左右交替練習。

行山前熱身運動:小腿伸展 (相片來源:黃永森博士)
行山前熱身運動:小腿伸展 (相片來源:黃永森博士)

 

3. 小腿伸展

雙手手㬹緊貼牆壁,雙腿動作呈弓箭步,身體向前傾及後腿大步拉開,確保足跟著地,腳尖指向前方。每邊伸展動作重複4至5次,每次維持拉伸10至15秒左右,左右交替練習。

步驟4:提升效能(Potentiate)

這環節旨於選擇與行山時相類近的複合性動作,進行不同程度的練習,藉以提升神經肌肉系統的效能,增強協調能力、平衡力、敏捷度及反應。建議練習活動包括提膝跑、橫移步、原地跳躍等。每個動作以8至10次為一組,可輪流地各做1至2組練習,共2至3分鐘左右。

行山為甚麼容易抽筋?如何預防?

黃永森博士表示,炎熱的天氣導致在行山過程中體液和電解質異常地流失,當體液與電解質失衡,便會出現抽筋現象。另一方面,行山往往花上大半天時間,肌肉持續地長時間收縮,出現肌肉疲勞,體內的醣原和神經遞質接近耗盡,無法提供足夠能量和維持有效的神經訊息傳送,肌肉出現不自主的收縮及抽動,亦即「抽筋」狀況。不論山路崎嶇與否,小腿在上山落山時都毫不間斷地推動身體「勇往前進」,因而較常出現「抽筋」。

如何補水預防抽筋?

在酷熱天氣下行山,人體會大量流汗,導致體液異常地流失。因此,適當地補充水分實在有必要的。運動前曾飲用咖啡因類飲料的人士、孕婦及正服用俗稱「去水丸」藥物的高血壓患者,特別容易出現脫水狀況。

行山前、行山時及行山後其實都需要補充水分。行山前,成年人按體重分階段地補水250至500ml;行山過程中,即使未感口渴,每15至20分鐘應補水150至250ml;行山後,每減少1000g體重,就要分階段地補充1.5L水分。 

除了準備充足的飲用水外,帶備易吸收及消化的甜點,例如糖果、餅乾、麵包、方便裝的豆粥、糖水等,作為行程中的補給食物。

行山抽筋怎處理?如何拉筋紓緩?

黃永森博士提醒,一旦出現抽筋情況,應立即停止運動,找同伴或自行伸展小腿,每次維持30至60秒,直到抽筋狀況減輕為止。 

黃永森博士提醒,行山時抽筋可找同伴協助伸展紓緩。(相片來源:黃永森博士)
黃永森博士提醒,行山時抽筋可找同伴協助伸展紓緩。(相片來源:黃永森博士)

 

1. 找同伴協助

托起患側,同伴用手握實患者足跟,另一手握緊患側前足部借力下壓,伸展患側小腿後肌肉。每次伸展30至60秒,可連續進行4至5次,或直到抽筋得以紓緩為止。

2. 自行伸展

進行弓箭步伸展時,患側在後,健側在前。雙手手㬹緊貼牆壁,雙腿動作呈弓箭步,身體向前傾及後腿大步拉開,確保足跟著地,腳尖指向前方。每次伸展30至60秒,可連續進行4至5次,或直到抽筋得以紓緩為止。

專家履歷:黃永森博士

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物理治療師

延伸閱讀:比較11款運動飲品卡路里 推介3款血糖低飲最好!寶礦力/水動樂/葡萄適/佳得樂哪款最適合?

---

相關文章:

拗柴飲食禁忌|扭傷戒口忌吃4類食物!勿飲奶茶?中醫推介11款食物湯水加快康復

足踝扭傷|拗柴冰敷/熱敷?亂搽藥酒恐更傷?中醫救拗柴處理消腫方法

長者患肌少症易骨折 專家教3個家居運動增肌 腰膝痛/體弱也做到

研究揭8大延壽運動 第1位不是跑步!做這運動長命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