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宗:香港金融中心角色須調整 港人或要學新語言 巨變時代高風險高回報
發佈時間:21:32 2023-04-04 HKT
![](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bb42af3ee3f74d54eb71751655db0985/2023-04/230404_HL.png)
恒隆集團(010)及恒隆地產(101)董事長陳啟宗,在兩份年報上均發表《董事長致股東函》,認為香港經濟可能高峰已過,未來多年或未能再創輝煌,而在中美關係惡化及去全球化趨勢下,雖然濟脫鈎不可能發生,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必須調整,「貿易聯繫會改變,貨運、客運航線會與前不同,香港人甚至可能要學習新語言」。
香港百年中間人角色難繼續
陳啟宗指,以往香港是東西方交匯的城市,但現在一切都已改變,今天美國在多個領域與中國抗衡,人人最終都要選邊站,「要麼支持美國,要麼支持中國,並無中立之地」,首當其衝便是香港,而香港的角色百多年來做得非常好,卻在數年前無法繼續。
他指出,去全球化在所難免,雖然大規模的經濟脫鈎不會亦不可能發生,但也會造成傷害,引致經濟紛爭增加,從而提高營商成本,並大大加劇通脹,香港一直好好扮演的中間人角色勢將調整。
![陳啟宗認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角色須調整,貿易聯繫會改變,港人甚至可能要學習新語言。 陳啟宗認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角色須調整,貿易聯繫會改變,港人甚至可能要學習新語言。](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3e22a65456b1a0dd77a364eec565247e/2023-04/_2021092418144738269%20%281%29.jpg)
資金隨貿易流動 商界須因時制宜
他估計,大規模的全球化多少會被區域主義取代,而香港沿用的一些招數仍然管用,但參與者可能不同,「本地商界須因時制宜,貿易聯繫會改變,貨運、客運航線會與前不同,香港人甚至可能要學習新語言」。他指出,資金總是隨貿易而流動,可見香港的主要國際金融中心角色也必須調整。
但陳啟宗指出,對香港並不全是壞事,率先且適當地調整過來的經濟體將成為贏家,「那些不知何故沒意識到環境變化的、自滿的或適應不了環境變化的,都會被淘汰。」他認為目前是巨變當前的年代,這些時候風險特別高,但潛在回報,至少在理論上也同樣高。
![陳啟宗指,台海危機、美元霸主地位減弱、能源安全局勢演化,是他個人隱憂,雖然認為不大可能發生,但一旦發生後果不堪設想。 陳啟宗指,台海危機、美元霸主地位減弱、能源安全局勢演化,是他個人隱憂,雖然認為不大可能發生,但一旦發生後果不堪設想。](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b2f698ac591009e754675646e4123e2d/2023-04/_2022080708383789046.jpg)
台海危機、美元失落霸主 成重大隱憂
陳啟宗又提出自己的數項隱憂,雖然不大可能發生,但一旦發生後果不堪設想,一個是台灣海峽不再和平,另一個是美元霸主地位減弱, 第三是地區以至全球的能源安全局勢進一步演化,「從俄烏戰爭可見,即使糧食安全也可轉眼堪憂, 不只會發生在貧窮國家。」
香港轉型前提須認同中國
他又指出,香港將挑戰轉化成自身的優勢,但有兩個先決條件,包括須重回主要作為經濟城市的本源,以及必須學會認同中國及內地同胞,相信只要能跨越這兩個障礙,應有頗令人鼓舞的未來。他稱,現在有更多內地人想移居香港,他指出,在其所有香港朋友之中,若論誰最看好香港的未來,便是「新香港人」,即近年選擇以香港為家的內地人。
![陳啟宗相信,香港土地短缺問題不久會成為過去,樓價必然會受控。 陳啟宗相信,香港土地短缺問題不久會成為過去,樓價必然會受控。](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aa506e621156f596caa888ef7b372585/2023-04/i_src_630552442.jpg)
土地問題將過去 港樓價必受控
樓市方面,他認為,香港的房地產市場絕不會太差,表現最好的應該是豪宅市場,而一般住宅巿場會變得更商品化。他認為,自1970年代香港經濟騰飛以來一直存在的土地短缺問題,不久會成為過去,因樓價必然會因而受控。
在中國前景展望方面,陳啟宗指中國經濟有三大難題,包括抗疫方式、內房泡沫爆破、以及國際形勢,稱中國大概能應付其中一二,但三個難題同時浮現,則令經濟雪上加霜。
![陳啟宗認為,慶幸中國及早在去年對外通關,否則社會後果或相當嚴重。 陳啟宗認為,慶幸中國及早在去年對外通關,否則社會後果或相當嚴重。](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72b8096bca259dd1a98fa3d4528df266/2023-04/w1200%20%281%29.jpg)
中國及早通關值慶幸
對於中國終於通關,陳啟宗稱,中國沒有按先前所報道的計劃那樣,在2023年初逐步解封,而是提前於去年12月初突然放寬,有點倉促可以理解。他認為,中國可算幸運,「當防控措施日益嚴格而病毒仍無法受控時,若沒有及時解封, 其社會後果可能相當嚴重。」
![陳啟宗認為,內房企應轉型為商業項目發展商,讚揚龍湖集團是極少數成功轉型的例子之一。 陳啟宗認為,內房企應轉型為商業項目發展商,讚揚龍湖集團是極少數成功轉型的例子之一。](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a0380cae91fa9922aabbf7b56a984efa/2023-04/ea99f2f402ca.png)
內房企需調整思維 轉型為商業項目
至於內房前景,他認為發展商的思維需要調整,不能再玩只重規模和速度的遊戲。他提出內房住宅發展商還有一條出路,就是轉型為商業項目發展商甚至業主,而這十多年來嘗試的人不少,但成功的寥寥無幾,因很少人能改變思維,從「為銷售而興建」昇華至「為持有而興建」,而想在高端市場分一杯羹則尤其困難,「大家都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實際遇到的困難。」
讚龍湖罕有成功轉型
陳啟宗特別點名讚揚龍湖集團(960)屬於極少數成功轉型的例子之一,指龍湖所建立的零售租賃物業組合雖算不上高端,但仍有利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