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業「人手荒」 加薪請人恐致加價 消委會倡針對性輸入外勞

更新時間:11:19 2023-07-18
發佈時間:11:19 2023-07-18

消委會在最新一期月刊中發文指,近年,本港各行各業都面對「人手荒」問題,以飲食業為例,部分食肆因長時間缺人,唯有縮短營業時間,若靠大幅加薪來搶人才,在「羊毛出在羊身上」前題下,商家勢加價,最終損害消費者利益。消委會建議,對準個別行業人手長期短缺的情況,適量引入外勞。

消委會指,今年第首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錄得2.7%的增幅,扭轉了之前連續4個季度的跌勢,不過隨之而來的是各行各業人手短缺問題陸續浮現。

航空業欠2萬多人 恐失國際樞紐地位

該會指,航空業於疫情期間完全冰封,人手急劇流失,機管局最新估計目前尚欠缺2萬多人,令本港機場航班升降量及客運量,只回復至疫情前約一半,業界憂慮本港將喪失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陸路運輸業亦同樣嚴峻,專線小巴面對司機老齡化、脫班等問題。另外,部分食肆因長時間缺人,唯有縮短營業時間,減少食品款式。若靠大幅加薪及縮短工時吸引人才,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相關貨品及服務價格必然上漲,最終受損的仍然是消費者。

消委會指,如果商家要靠加薪請人,成本或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美聯社)
消委會指,如果商家要靠加薪請人,成本或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美聯社)

消委會倡有規劃輸入外勞

消委會認為,要解決嚴重的「人手荒」情況,應在短期內適量有規劃地輸入外勞。該會指,一旦提出輸入外勞,或引起勞工界反對,認為會影響本地工人飯碗。

勞工界亦提出,本港失業率仍維持於大約3%,即仍有10多萬人「無工開」,有足夠能力填補空缺,只要改善薪酬福利及縮短工時,便能解決某些行業「有工冇人開」的問題。消委會指,部分基層職位長期出現人手不足,最根本原因就是沒有新血入行,擔任這些職位。

消委會指,一刀切反對輸入外勞,對解決當前社會大難題並無幫助,建議對準個別行業人手長期短缺的情況,適量引入外勞及仔細規劃相應的措施,令消費者受惠。

相關新聞:消委會︱實測20款濕紙巾 一款日本製樣本含菌量超標近5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