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天龍屯堡——感受古鎮人情味
更新時間:12:06 2016-07-22
發佈時間:03:13 2004-03-13
發佈時間:03:13 2004-03-13
大抵金庸筆下的武俠小說太過深入民心,直覺以「天龍」為名的地方都很有霸氣。誰料來到貴州安順天龍屯堡,卻發現當地人全都溫純善良,穿的更是明朝時代的服飾,過着的也是600年前的簡樸生活,讓筆者深深體會這個古鎮的濃濃人情味。
筆者一向以為,中國人雖經歷數千年改朝換代,漢族始終穩佔上風﹔卻原來明朝洪武年間漢族人由江南出走至貴州作屯軍,反成為當年以苗族人為主的貴州省的「少數民族」,他們只有在天龍鎮建屯堡,一面防禦外敵一面候命出戰,怎料一住就是數百年。這批世代襲居的漢族人,更因仍保留着明朝人的生活習慣及服飾,過着自成一國的生活,而被稱為「屯堡人」。
筆者甫踏入天龍古鎮,已有時光倒流的感覺。短上衣、闊衣袖、剃前額、戴白頭巾,眼前所見,幾乎每位婦女都作此明朝打扮,就是導遊小姐也不例外。據她說,鎮上婦女結婚時便有剃留海的傳統,若丈夫出門,妻子更要戴上白頭巾,寓戴孝之意,後來演繹為白頭到老的象徵﹔至於榮升為奶奶級的長輩,就要戴黑頭巾,不可混淆。
事實上,屯堡人與外間甚少接觸,不但過着自給自足的農牧生活(家家戶戶門前都掛滿風乾粟米作米糧),就連居所都是沿用數百年的石蓋房子,而為防禦外敵,房子門口建得十分低矮,窗子也是袖珍版,名「貓兒窗」,既可防盜又能透光,這對今日的城市人來說,一點一滴的古老智慧,都叫人大開眼界。
天龍古鎮規模不大,只住有1,080戶人家,共4,000多名村民,可以想像得到,村民間是何等熟絡,人人守望相助,睦鄰之情處處可見,筆者雖身為遊客,置身屯堡內也感受到他們的溫情。
像村口的驛茶站,就是村民深諳貴州長年瘴氣昏天,令人易感風寒熱暑,特別為來客及村民保健而設的體貼設施。不論你是當地人或來賓,都可在此喝一碗驛茶,保你強身健體。但對筆者來說,茶的保健作用已非重點,能夠讓遊客領會村民含蓄而體貼的奉客之情,才最真實。
嘗過熱茶後,筆者慢慢沿古鎮小街遊逛,小朋友在玩我兒時的玩意「跳橡筋繩」,老人家則扛着大煙斗在百年榕樹下乘涼,忙着幹活的婦女們也趁一刻悠閒,圍坐屋內火爐旁吃米糕,談天說地,筆者八卦地探頭進屋內,幾位本來正在閒話家常的嬸嬸不但沒有半點責怪,還邀請我一同品嘗這流傳百年的地道食品,又讓我再次為這純真的古村加點分數。
古鎮溫情除見於鄰舍互助之情,更來自兼容,屯堡人「儒釋道」三教齊奉,卻沒有互相排斥,十分難得。筆者今次有緣來到三教寺,當然也入鄉隨俗,在此點燈作福。
來到天龍屯堡,豈能錯過屯堡人演習武藝的傳統方式——地戲。
地戲是指在平地上進行的表演,演出者會戴上被認為可辟邪的「儺面具」,以歌唱及跳舞形式表演。天龍屯堡的地戲劇目有《岳傳》、《征東》、《征西》等,當天筆者就欣賞了一齣描述穆桂英退敵的精采演出,反串穆桂英的老兄做地戲已有40餘年,他說,做地戲所用的面具大多是古董,最舊的更有逾300年歷史、包括楊家將中的焦贊、孟良,筆者細看這兩個面具,眉頭上揚,英氣十足,不怒而威,真教人不敢直視呢﹗
如此傳統的演藝模式,如果就此失傳,實在太可惜了,幸好,在戲場外讓我發現6代承傳的楊嘉付師傅,正默默地將上好的楊木及丁木雕成儺,他說,一般用作演出的面具,大約要花上4至5天才可完成,但遊客們若想買個小面具回家作為擺設,原來只費人民幣20元而已。
筆者一向以為,中國人雖經歷數千年改朝換代,漢族始終穩佔上風﹔卻原來明朝洪武年間漢族人由江南出走至貴州作屯軍,反成為當年以苗族人為主的貴州省的「少數民族」,他們只有在天龍鎮建屯堡,一面防禦外敵一面候命出戰,怎料一住就是數百年。這批世代襲居的漢族人,更因仍保留着明朝人的生活習慣及服飾,過着自成一國的生活,而被稱為「屯堡人」。
筆者甫踏入天龍古鎮,已有時光倒流的感覺。短上衣、闊衣袖、剃前額、戴白頭巾,眼前所見,幾乎每位婦女都作此明朝打扮,就是導遊小姐也不例外。據她說,鎮上婦女結婚時便有剃留海的傳統,若丈夫出門,妻子更要戴上白頭巾,寓戴孝之意,後來演繹為白頭到老的象徵﹔至於榮升為奶奶級的長輩,就要戴黑頭巾,不可混淆。
事實上,屯堡人與外間甚少接觸,不但過着自給自足的農牧生活(家家戶戶門前都掛滿風乾粟米作米糧),就連居所都是沿用數百年的石蓋房子,而為防禦外敵,房子門口建得十分低矮,窗子也是袖珍版,名「貓兒窗」,既可防盜又能透光,這對今日的城市人來說,一點一滴的古老智慧,都叫人大開眼界。
天龍古鎮規模不大,只住有1,080戶人家,共4,000多名村民,可以想像得到,村民間是何等熟絡,人人守望相助,睦鄰之情處處可見,筆者雖身為遊客,置身屯堡內也感受到他們的溫情。
像村口的驛茶站,就是村民深諳貴州長年瘴氣昏天,令人易感風寒熱暑,特別為來客及村民保健而設的體貼設施。不論你是當地人或來賓,都可在此喝一碗驛茶,保你強身健體。但對筆者來說,茶的保健作用已非重點,能夠讓遊客領會村民含蓄而體貼的奉客之情,才最真實。
嘗過熱茶後,筆者慢慢沿古鎮小街遊逛,小朋友在玩我兒時的玩意「跳橡筋繩」,老人家則扛着大煙斗在百年榕樹下乘涼,忙着幹活的婦女們也趁一刻悠閒,圍坐屋內火爐旁吃米糕,談天說地,筆者八卦地探頭進屋內,幾位本來正在閒話家常的嬸嬸不但沒有半點責怪,還邀請我一同品嘗這流傳百年的地道食品,又讓我再次為這純真的古村加點分數。
古鎮溫情除見於鄰舍互助之情,更來自兼容,屯堡人「儒釋道」三教齊奉,卻沒有互相排斥,十分難得。筆者今次有緣來到三教寺,當然也入鄉隨俗,在此點燈作福。
來到天龍屯堡,豈能錯過屯堡人演習武藝的傳統方式——地戲。
地戲是指在平地上進行的表演,演出者會戴上被認為可辟邪的「儺面具」,以歌唱及跳舞形式表演。天龍屯堡的地戲劇目有《岳傳》、《征東》、《征西》等,當天筆者就欣賞了一齣描述穆桂英退敵的精采演出,反串穆桂英的老兄做地戲已有40餘年,他說,做地戲所用的面具大多是古董,最舊的更有逾300年歷史、包括楊家將中的焦贊、孟良,筆者細看這兩個面具,眉頭上揚,英氣十足,不怒而威,真教人不敢直視呢﹗
如此傳統的演藝模式,如果就此失傳,實在太可惜了,幸好,在戲場外讓我發現6代承傳的楊嘉付師傅,正默默地將上好的楊木及丁木雕成儺,他說,一般用作演出的面具,大約要花上4至5天才可完成,但遊客們若想買個小面具回家作為擺設,原來只費人民幣20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