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毒素|食東星斑5部位易中雪卡毒 12種海魚最危險 飲酒易毒發
發佈時間:13:55 2023-03-30
吃東星斑老虎斑要小心,誤食5部位易中雪卡毒!本港有2名男子上周五(3月24日)進食黃皮老虎斑後中雪卡毒,四肢麻痺、出皮疹。食安中心指,「雪卡毒」主要存於珊瑚魚體內,有5個部位最多毒素。本港常見的、含雪卡毒的海魚有12種,若不慎食用可致呼吸困難等12個後果。若邊吃魚,邊吃3類食物,例如飲酒,更會加劇症狀。
港男吃老虎斑中雪卡毒 四肢麻痺出皮疹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該2名男子分別為61歲及64歲,二人於3月24日在香港仔臨時魚檔購買涉事黃皮老虎斑,食用約3至9小時後出現腹痛、腹瀉、頭暈、四肢麻痺、噁心和皮疹等「雪卡毒」中毒病徵。
中雪卡毒可致呼吸困難 症狀最長維持數年
食安中心表示,雪卡毒主要出現在珊瑚魚體內,人類進食後會出現腸胃或神經系統不適,症狀最長可持續數年。進食含雪卡毒素的魚後,最快會在30分鐘內出現中毒的早期徵狀。
根據食安中心資料,雪卡毒中毒第一個症狀可在30分鐘內迅速出現。不過,一般情況下,在進食含雪卡毒的魚類後24至48小時,才會出現中毒症狀。患者最初會腸胃或神經系統不適,症狀最長可維持數年:
- 嘔吐
- 腹瀉
- 噁心
- 腹痛
- 口部及四肢刺痛
- 皮膚發癢
- 溫度認知有變
- 疲倦
- 肌肉及關節疼痛
- 低血壓
- 心搏過緩
- 呼吸困難及停頓
甚麼是雪卡毒?魚2部位毒素高100倍
何謂雪卡毒?食安中心解釋指,雪卡毒的產生是由於食草魚類吃下依附在珊瑚礁上的有毒海洋浮游生物,然後體型較大的食肉魚類吃下這些含有毒素的魚類,毒素由此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層層積聚。當人類進食了含毒素的魚後,毒素便進入人類腹部。
含雪卡毒素的魚,其內臟及生殖器的毒素含量較其他部位高50至100倍,但魚本身毫無徵狀,因此不能從外觀、味道、肉質和氣味來分辨一條魚是否有毒。另外,雪卡毒素具有耐熱性,因此不能透過烹煮或加工過程消除。
12種常見魚類含雪卡毒 包括東星斑老虎斑
食安中心指,雪卡毒魚類大多出現在熱帶及亞熱帶太平洋一帶,而本港出售的活珊瑚魚有不少是來自這些水域,情況並不罕見。其中有12種常見魚類會含有雪卡毒素:
- 油𩺬
- 金錢龍躉
- 藍瓜子斑
- 老虎斑
- 老鼠班
- 蘇眉
- 西星斑
- 豹星斑
- 燕尾星斑
- 紅鰽
- 杉斑
- 東星斑
珊瑚魚東星斑5部位毒素最多 飲酒加速毒發
食安中心提醒,要避免雪卡毒中毒,就要避免進食珊瑚魚5個部位,而且要避免與3種食物同吃,否則會加劇中毒症狀:
避免中雪卡毒方法,注意以下4大事項:
- 勿進食珊瑚魚5部位:魚肝、魚腸、魚頭、魚卵、魚皮。因為這些部位的雪卡毒素較多
- 減少進食珊瑚魚的次數和分量,尤其超過三斤重的大海魚。因為體積愈大的珊瑚魚,含有雪卡毒素的風險就愈高,毒素含量亦愈多。
- 進食珊瑚魚時避免喝酒、吃花生或豆類食物,防止症狀加劇。
- 曾有過雪卡毒素中毒的人士應避免進食珊瑚魚。
延伸閱讀:食吞拿魚鯖魚中毒? 9種魚可致組胺中毒
食安中心指,組胺中毒又稱「鯖魚中毒」,由進食含大量組胺的魚類引起。捕獲魚類後,若處理及貯存温度不當,部份屬於魚類自然菌羣的細菌便會繁殖。有9種魚類容易引發組胺中毒,導致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
延伸閱讀:7種魚水銀含量最高
胃腸肝膽科醫生李柏賢指,有7種魚水銀含量最高,例如大眼吞拿魚、大王馬鮫魚(King Mackerel)等,多吃恐中毒出現傷腎、損智力、失明等影響。
高水銀魚名單如下:
延伸閱讀:15種魚類DHA及EPA含量排名
營養師高敏敏表示,魚肉脂肪含有豐富Omega-3不飽和脂肪酸 ,其中包括DHA和EPA,可以補腦防心臟病腦退化。各種魚類營養含量也不同,其中15種魚類的DHA和EPA含量排名如下:
《星島申訴王》於3月1日隆重登場,節目為民請命抱不平、追蹤城中熱話,亦會搜羅溫情小故事。你申訴,我跟進,搵91999933,《星島申訴王》隨時候命!
立即報料: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獨家報料一旦被採用及報導,將獲得乙份獎品。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