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症狀如何分辨?吃3類食物解毒自救?大腸桿菌等9類毒素感染成因/病徵/解決方法

更新時間:13:25 2025-02-12 HKT
發佈時間:13:25 2025-02-12 HKT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食物中毒】瑪嘉烈醫院疑爆發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群組,讓坊間對食物中毒的議題人心惶惶。除了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外,其實還有部份細菌及病毒都是常見的食物中毒來源。有營養師建議,如出現食物中毒症狀,求醫後可多攝取3類食物解毒自救,紓緩有關症狀。

食物中毒後必吃3類食物 解毒自救紓緩症狀 

營養師劉怡里在其Facebook指,不少人都有在外用餐的習慣,有時難免攝取到有毒的食材,萬一不慎吃下一些受污染的食物,她建議可多攝取含有以下營養素的食物排毒,保護肝臟及腎臟健康:

 

食物中毒後可吃甚麼食物排毒?

1. 維他命C

  • 有助消滅體內的氧化產物,對抗自由基,具抗氧化功效,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 食材例子:綠豆芽、大頭菜、皇宮菜(潺菜)、椰菜花、油菜花、甜椒、香椿、辣椒、山苦瓜、橙、番石榴、木瓜、奇異果、龍眼、釋迦、士多啤梨、甜柿、車厘茄。

2. 檞皮素

  • 能夠與維他命C等營養素共同對抗自由基,抗氧化功效強大,是優秀的植化素之一,同時保護肝臟,降低患癌風險。
  • 食材例子:蘋果、藍莓、紫色提子、車厘子、洋蔥、椰菜花、番薯葉、白菜、甜椒、芥蘭。

3. 麩胱甘肽(Glutathione)

  • 屬肝臟解毒酵素的重要成分之一,一方面可讓肝臟加速解毒,同時亦有護肝功效。
  • 食材例子:番茄、蘆筍、紅蘿蔔、椰菜花、菠菜、秋葵、牛油果、大蒜、洋蔥、青椒、菇類、茶等。

日常生活如何紓緩食物中毒症狀?

此外,劉怡里建議日常生活可採取以下解決方法,可紓緩食物中毒的症狀。不過,她亦強調如症狀嚴重,宜盡快求醫:

  • 增加水分攝取,也可飲用無糖茶飲,有助增加多酚類的抗氧化營養。
  • 日常飲食宜多選擇原型未加工、高纖低升糖指數(低GI)的食材,並使用清淡的方式烹調。
  • 注意家中貯存食物的方式,建議食材經烹調後,如不食用,應在1小時內進行冷藏或冷凍存放,同時要定時清理雪櫃,降低食物被微生物感染的風險。
  • 用餐前請洗淨雙手,使用公筷。

大腸桿菌等9類毒素感染成因/病徵

對於食物中毒的風險,據本港衞生署顯示,食物中毒通常由進食受污染食物或飲用受污染食水所引致,而污染源多與細菌、病毒、寄生蟲、生物毒素或化學物有關,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食物中毒來源:

1.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細菌)

  • 全球最常見的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來源是生或未經煮熟的免治肉類、受污染的蔬果、未經消毒的奶類製品等,亦可透過糞口途徑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
  • 常見病徵:腹痛和腹瀉,甚至出血性腹瀉,亦可能會出現發燒和嘔吐。
  • 少數病人的感染可能會發展為危及生命的併發症,例如在幼童出現引致腎衰竭的「溶血性尿毒綜合症」。

2. 副溶血性弧菌(細菌)

  • 常見於海產,是引致食物中毒的普遍來源之一,一般因進食未熟透或生的海產而感染,不過已煮熟食物亦有可能在準備或貯存時受生海產交叉污染。
  • 常見病徵:嘔吐、腹瀉及腹痛,或有發燒。
  • 若未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可能出現致命的嚴重併發症,如脫水及敗血病等,但情況相對罕見。

3. 沙門氏菌(細菌)

  • 在家養及野生動物中廣泛存在,亦常見於家禽、豬和牛等食用動物和貓、狗、鳥類等寵物。一般因進食未熟透的肉類、家禽、未經加熱殺菌處理的奶、生蛋及蛋製食品(如布甸)而導致食物中毒。
  • 常見病徵:嘔吐、腹瀉及腹痛,或有發燒。
  • 若未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可能出現致命的嚴重併發症,如脫水及敗血病等,但情況相對罕見。

4. 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細菌)

  • 在泥土、污水、塵埃、動物和人類的糞便和動物製飼料中存在,通常因交叉污染、未徹底煮熟食物或在不適當的温度貯存過久的肉類及肉類食品(例如:燜炖菜式及鹵水食物)而導致食物中毒。
  • 常見病徵:嘔吐、腹瀉及腹痛,或有發燒。
  • 若未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可能出現致命的嚴重併發症,如脫水及敗血病等,但情況相對罕見。

5. 金黃葡萄球菌(細菌)

  • 常見於喉嚨、鼻腔、皮膚、切傷及創傷的傷口。
  • 導致食物中毒原因是通常經由皮膚感染或鼻內帶有該種細菌的食物處理者處理過之食物,特別是涉及人手處理但其後並無翻熱的食物(例如:三文治、蛋糕及酥餅)。其他食物污染的來源包括用作預備食物的用具和工作枱,金黃葡萄球菌可產生引致食物中毒的腸毒素。
  • 常見病徵:嘔吐、腹瀉及腹痛,或有發燒。
  • 若未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可能出現致命的嚴重併發症,如脫水及敗血病等,但情況相對罕見。

6. 諾如病毒(病毒)

  • 人們可以從接觸被感染的人、食用或飲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或通過接觸受污染的物件表面感染諾如病毒。
  • 貝類海產特別是生蠔、未經烹煮的蔬菜、沙律和冰塊是常見引致人類被諾如病毒感染的食物。
  • 常見病徵:噁心、嘔吐、腹瀉、腹痛、輕微發燒及不適。

7. 雪卡毒魚類中毒(生物毒素)

  • 常見於海產珊瑚魚,若食用處理不當的海產珊瑚魚有機會致食物中毒。
  • 常見病徵:四肢、面部、舌頭或口部周圍麻痺、冷熱不分、頭暈、心悸及胸痛。
  • 注意事項:雪卡毒魚類中毒的患者康復後,如進食任何魚類、果仁、酒精或咖啡因,可能會導致病徵復發。

8. 河豚毒素中毒(生物毒素)

  • 常見於河豚和刺規。
  • 常見病徵:口唇、舌頭、面部和四肢麻痺、頭痛、嘔吐、腹瀉、上腹疼痛、說話含糊不清、步行困難、癱瘓、痙攣、呼吸困難及心律紊亂。
  • 嚴重個案可能出現呼吸衰竭和血液循環系統衰竭,並導致死亡。

9. 除害劑(化學物)

  • 常見於除害劑殘餘達危險水平的蔬菜。
  • 常見病徵:頭暈、肌肉無力、麻痺、流眼水、流涎及心悸。若嚴重中毒,可引致視力模糊、震顫或痙攣,以及呼吸困難。

如出現食物中毒的病徵,衞生署指出應立即求診,並應補充水分。要預防食物中毒,衞生署建議應選擇安全的食物原材料,保持雙手及用具清潔、分開生熟食物、徹底煮熟食物及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溫度。

延伸閱讀:吸收太多添加劑毒素 易致肝癌脂肪肝 推介5類食物護肝排毒

資料來源:劉怡里 營養師衞生署

 

---

相關文章:

為身體排毒必吃6大食物 更降膽固醇防腦退化!吃乳酪也可解毒?

魚類水銀|吞拿魚高水銀多吃恐傷腎喪命? 醫生列62種安全及危險魚類 附推介名單

魚類水銀|40歲男吃1種魚生中水銀毒險一世洗腎 12種魚最毒 附安全名單

營養師推介12種食物護肝排毒食物 排走致癌物農藥防腐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