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是非雷台 │保持腰和體重適中

更新時間:07:00 2025-02-20 HKT
發佈時間:07:00 2025-02-20 HKT

春節期間,常常會因為飲食豐富而導致體重和腰圍增加。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應該適量控制體重和腰圍。衞生署的資訊刊物《非傳染病直擊》,今期為讀者分析腰圍、體形及健康的關係,希望市民奉行健康生活模式,包括均衡飲食、避免飲酒、多做體能活動和減少久坐。保持適中的腰圍和體重,維持健康的體魄,減低患上慢性疾病的風險。 

所謂「大肚腩」,是指腰圍超出適中的水平。本港衞生署的指引,男性腰圍等於或大過90厘米,女性腰圍等於或大過80厘米,便屬於中央肥胖。中央肥胖對身體造成眾多負面的健康影響,絕對不利健康。

中央肥胖,又稱為腹部肥胖或內臟脂肪型肥胖,是指脂肪主要堆積在腹部和內臟周圍的肥胖類型,一般稱為蘋果形的身材。與其他類型的肥胖相比,中央肥胖對健康的危害更大,因為它與多種慢性疾病存在非常密切的關係。衞生署綜合醫學文獻指出,腹腔囤積過多的脂肪,容易引致胰島素抵抗、慢性炎症、血脂異常、氧化壓力、血管阻力、荷爾蒙失調等生理變化,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中風、二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大腸癌等慢性病的風險。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在適中腰圍上,每增加10厘米,全因死亡風險將會增加11%。

恆常運動有助減脂

恆常運動能有效提高每日的卡路里消耗,幫助減少體內多餘的脂肪,尤其是腹部脂肪,有助控制體重和腰圍。生理學上,運動促進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幫助更有效地利用葡萄糖,減少脂肪的儲存。

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而言,簡單的步行也可以產生不俗的能量消耗。步行1萬步可消耗約300至400千卡熱能,假若一星期能夠堅持5天,並且配合健康飲食,消耗的能量足以維持健康的腰圍和體重。時下流行的跑步、游泳、踏單車和高強度間歇訓練,對控制體重和腰圍有很大作用。除了恆常運動外,還需注意飲食習慣,保持均衡飲食和適量的卡路里攝取,雙管齊下,才能夠有效地控制腹部脂肪,維持適中的腰圍和體重。

今年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主題為「改變系統,更健康的生活」(Changing Systems  Healthier Lives) 。 盼望喚起市民大眾對肥胖害處的關注,採用健康生活來減輕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症等慢性病所帶來的醫療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