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睡覺時抽搐因壓力大睡不夠 出現3種情況恐患腦疾

更新時間:21:00 2022-10-13
發佈時間:21:00 2022-10-13

不少人都經歷過「入睡抽動」,即睡覺時身體突然抽搐,一般發生在午睡時。有醫生表示,休息不夠的人特別容易發生此事,大多數情況下基本無害,但若出現3種情況,則可能代表患上腦部疾病。

睡眠時抖動全因訊號錯誤

台灣義大醫院家庭醫學科醫生洪暐傑在節目《醫師好辣》中表示,不少人曾出現「入睡抽動(Hypnic jerk)」情況,或夢到從高處墜落突然驚醒。洪醫生解釋,睡覺期間,身體會由緊張狀態至放鬆,呼吸變慢、肌肉放鬆;腦幹負責管理的網狀活化系統在輸入、傳遞訊息時出了差錯,令身體錯誤感受到以為即將要墜落的感覺,而本能反應下身體會自動作出反應,因此發生抖動。

3類人易出現「入睡抽動」

洪暐傑解釋,「入睡抽動」其實與壓力有關,長期壓力大、睡眠不足及攝取較多咖啡因的人士均比較容易發生,而且有70%都會發生在午睡淺眠時,反而較少出現在長時間及深層睡眠中。

3種情況下「抽動」恐患腦部疾病

然而,洪暐傑表示,雖然睡眠時身體抽動屬正常反應,但有3種情況下出現抽動,就應該特別注意,因為可能代表患上某種腦部疾病:

同場加映:長期失眠可致5大影響

註冊中醫師陳嬿珺曾表示,長期失眠可帶來5方面的影響,嚴重起來甚至會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詳情如下:

同場加映:睡姿影響睡眠質素

根據挪威研究單位執行國民健康的大調查Danish Physical Activity Cohort with Objective Measurements(DPHACTO),則有以下7項發現:


大多數人喜歡側睡

台灣重症醫學專科醫生黃軒指,有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人喜歡側睡,而側睡似乎是一件好事,因為事實證明仰睡的人更容易睡眠不好,並且在睡眠時呼吸困難。睡覺的時候,動動身體並不是壞事,反而被認為是一件好事,因為在睡眠期間,人體會跟據身體接觸的疼痛和不適,相應地會調整姿勢,此舉亦有助避免日常生活中壓瘡的發生。

同場加映:6點建議改善睡眠質素

另外,睡覺時感覺舒服相當重要,但更重要是找到一個能晚上睡得香甜的姿勢。台灣重症醫學專科醫生黃軒指,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舒適的睡姿,不過有另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脊椎旋轉姿勢比其他睡姿下更差,且會對脊椎側彎造成沈重負擔。研究證實當人醒來時,如果抱怨比睡覺時身體更疼痛,意味傾向於一直扭曲(rotation)脊椎,造成微肌肉痠痛,增加了壓迫的感覺,故或需要嘗試改變睡姿。

最後,黃醫生綜合6個建議,或有助改善睡眠問題: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