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忽略1事疤痕紅腫難斷尾 蟹足腫徹底消失靠3大因素
發佈時間:16:32 2022-11-08 HKT

你試過皮膚損傷後,傷口長出又紅又腫的凸起疤痕,還有痕癢刺痛的感覺嗎?這可能就是俗稱蟹足腫的「瘢痕疙瘩」(keloid)!蟹足腫是因為皮膚受傷後,幫助傷口癒合的纖維母細胞不受控地增生,令疤痕不斷向四周蔓延生長,甚至超出原本受傷範圍。
導致蟹足腫形成4大原因
- 家族遺傳:據統計,每100人中有3人遺傳了「疤痕體質」,比一般人更易患上蟹足腫。
- 受傷位置:手臂、肩膀和胸口等皮膚較厚或張力大的部位,較易形成蟹足腫。
- 傷口處理:如果傷口處理不當,有可能引致發炎甚至細菌感染,增加患蟹足腫的風險。
- 荷爾蒙影響:女性在懷孕期間,有可能加重蟹足腫的病情。
蟹足腫能夠徹底治癒嗎?
要解答這問題,先要釐清「徹底治癒」的意思。若按最嚴格的定義,即要蟹足腫「永遠不會出現」,那麼的確是不可能「徹底治癒」的,正如患感冒康復後都可能會再患上感冒,又或者治療大腸癌之後,身體其他部位仍有患癌的風險。
有些蟹足腫患者經過適當治療和跟進,確實不會復發,這些情況也可視為「徹底根治」。當然,能否根治蟹足腫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患者的體質、蟹足腫的特性、治療時機等。
3大因素影響根治成效
很多蟹足腫患者都忽視了及早治療的重要性,待病情越發嚴重時才去處理,治療難度便會大增。要有效治療蟹足腫,醫生和患者雙方均需緊密配合,一方面,醫生要熟知各種蟹足腫的特性和治療方案;另一方面,患者不能抱著「一勞永逸」的心態,完成治療後也要密切留意病情進展。醫患雙方緊密配合,才可提升根治蟹足腫的機會。

以上患者因停止治療,胸口上的蟹足腫在三年間越長越大。

以上患者經過五年持續的跟進治療,成功令胸口上的蟹足腫消退。
* 實際治療效果因人而異,以上圖片僅供參考。
撰文:外科專科醫生 陳東飛
以上內容由名人+提供,標題經星島頭條編輯修改
5種痣最危險
雖然99%以上的痣皆為良性,但如果變成出惡性黑色素瘤,則必須盡快求醫。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曾表示,以下5種痣最危險,自我檢測方法如下:
指甲有痣相當高危
蔡醫生亦指出,若痣長在四肢末端,特別在指甲上時,若符合以下條件就很可能患上惡性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可演變為皮膚癌
另外,根據仁安醫院資料,惡性黑色素瘤屬最為惡性及罕見的皮膚腫瘤,可發自正常皮膚或由普通黑痣轉化而成,亦可來自內臟﹔其癌細胞生長迅速,並可蔓延全身。成因可能與日光有關。如證實患上惡性黑色素瘤,應儘快作廣泛的切除,必要時附近的淋巴結也需要清除。但情況已擴散的話,就只能做全身性化學療法。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