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肌症|30歲久坐走路易疲累恐骨折 6招自測肌肉量少肌症
發佈時間:19:46 2023-04-13
30歲就有骨折危機?經常坐、小腿過幼也可能很危險!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小腿過幼、無力扭毛巾恐怕是流失肌肉,患少肌症的症狀。有患者年僅30多歲,因為肌肉流失,走路乏力,趕不及在轉紅燈前過完馬路。想知道自己是否高危一族,有6招可自測肌肉量。
甚麼是肌少症?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資料,少肌症與骨質疏鬆症,都是常見的骨骼疾病。少肌症定義如下:
- 肌肉數量逐漸減少
- 肌肉力量減弱
- 肌肉韌度變差
- 身體平衡力下降
檢查少肌症 6招自測肌肉量
營養師高敏敏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分享個案指,曾有位30多歲的少肌症患者表示,年輕時能及時過完的馬路,現在要選擇紅綠燈秒數夠長的才敢過路。
她指出,肌肉量流失的速度,比想像中的還要快。想知道自己有否流失肌肉?她教大家6招檢測肌肉量,自測有否患上少肌症:
6方面自測肌肉量:
- 小腿圍過低:用左右手的手指圍住小腿後,仍有空隙
- 坐下後起身困難:需要扶手或別人扶起
- 毛巾扭不乾:手握力明顯下降,拿不起重物,甚至連毛巾都扭不動
- 經常跌倒:一年內跌倒超過2次以上
- 拿不起重物:拿不起5公斤重的物品
- 行樓梯感到困難:走不了10級樓梯,每行2至3級樓梯就要休息,甚至走不動
少肌症6大成因
營養師高敏敏又指,很多人常忽略了補充「肌力」,導致肌肉容易流失。另外,年齡愈大,肌肉流失速度也愈快。若不注重保養,就可能患上「少肌症」。
高敏敏列出現少肌症6大主要成因:
少肌症6大成因
- 身體活動量不夠:久坐或長期臥床不動
- 發炎:發炎會減少產生肌肉,並令肌肉加速分解
- 飲食不均衡:蛋白質攝取不足,令合成肌肉的原料不足
- 減肥不當:節食、熱量不足也會令肌肉流失
- 患病:生病會加快肌肉耗損的速度
- 荷爾蒙失調:令蛋白質分解速度加快,間接導致肌肉流失
營養師高敏敏指,以上種種,亦是導致上了年紀後容易腰酸背痛、手麻腳軟、甚至一不小心就容易跌倒骨折的原因。
增加肌肉6大建議
至於如何保養肌肉,減慢肌肉的流失速度?營養師高敏敏提供6大建議:
增加肌肉建議1:增加運動量
- 多做有氧運動,例如:快步、慢跑、游泳、跳舞等
- 進行阻力訓練,例如:深蹲、舉啞鈴、彈力等,同樣可以增加肌肉質量與肌力,有助減緩肌肉退化。
增加肌肉建議2:補充優質蛋白質
- 多吸收蛋白質,尤其是優質的蛋白質。
- 建議每日吃6至8份,以優質原型食物為主,例如牛奶、雞蛋、瘦肉、豆製品。
增加肌肉建議3:補充維他命D
- 維他命D可以幫助強壯骨骼、維持骨質密度。
增加肌肉建議4:確保鈣質充足
- 每日吸收1000毫克鈣質有助減緩骨質流失,從而保護肌肉組織。
增加肌肉建議5:足夠睡眠
- 充足睡眠可減低發炎風險,刺激生長激素。
增加肌肉建議6:要吸收足夠熱量
- 勿因減肥而導致熱量不足,令肌肉被消耗掉。
內容獲「高敏敏 營養師」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少肌症的7大症狀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資料,少肌症與骨質疏鬆症,都是常見的骨骼疾病,症狀如下:
少肌症7大常見症狀:
- 步速太慢
- 肌肉數量減少
- 肌肉力量減弱
- 容易疲勞
- 行動障礙
- 體重下降
延伸閱讀:少肌症7大高危人士
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指,以下7類人流失肌肉風險較大:
7類人易患少肌症:
- 年過60歲以上
- 飲食不均,營養不良
- 長期臥床,或是經常坐著不運動的工作方式
- 腦退化
- 身體體重指數較差,BMI <18.5
- 併發症 / 慢性疾病
- 成長發育階段,缺乏運動
延伸閱讀:少肌症不良影響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資料,少肌症豆可帶來以下影響:
- 肌肉數量減少,肌肉力量減弱,肌肉韌度變差
- 活動能力減弱,嚴重的會導致殘障
- 容易跌倒及骨折
-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 胰島素敏感性降低
- 身體代謝緩慢
延伸閱讀:玩手機3種錯誤姿勢 易致腰酸背痛
台灣物理治療師SunGuts曾在其在YouTube頻道《三個字SunGuts》表示,有3種錯誤姿勢是一般人常犯的,亦是都市人長期腰酸背痛的原因之一:
延伸閱讀:盤腿坐3大傷害 可致椎間盤突出
物理治療師SunGuts曾表示,盤腿坐有機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其中以腰、膝蓋最嚴重。盤腿坐長遠可致腰酸背痛或雙腳無力,容易造成3大傷害:
撰文:Summer、Ronald
《星島申訴王》於3月1日隆重登場,節目為民請命抱不平、追蹤城中熱話,亦會搜羅溫情小故事。你申訴,我跟進,搵91999933,《星島申訴王》隨時候命!
立即報料: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獨家報料一旦被採用及報導,將獲得乙份獎品。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