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31歲《學貓叫》網紅馮提莫患甲狀腺癌末期 捱夜聲沙高危?附5大症狀

更新時間:13:02 2023-07-26
發佈時間:13:02 2023-07-26

聲沙有可能是甲狀腺癌先兆?31歲內地「第一女網紅」馮提莫,因翻唱《學貓叫》一曲而在內地爆紅,在幕前消失半年後,近日在微博發文透露自己患甲狀腺癌末期,做手術後無法說話及唱歌。甲狀腺癌屬於本港十大癌症之一,衞生署指出,早期徵狀不明顯,但若出現5大症狀則可能患上甲狀腺癌,應盡早求醫檢查。

甲狀腺癌|31歲《學貓叫》網紅馮提莫患甲狀腺癌末期 

內地網紅馮提莫自從因翻唱《學貓叫》爆紅後進軍演藝圈,在抖音吸引2千萬粉絲追蹤,於內地擁有高知明度,更有內地「第一網紅」之稱,惟去年突然暫停演唱及直播工作。今個月(7月)她接受媒體訪問表示,自己患惡性甲狀腺癌,手術前並無告訴父母,最終手術成功。

本周一(24日)她在其微博發文承認患上甲狀腺癌晚期,透露現在已經完成手術,身體逐漸恢復。她形容手術後有一段時間也無法說話和唱歌,表示「感覺天都塌下來了」,令她一度崩潰,惟現在她聲音已恢復,亦表示會繼續唱歌。

點擊看內地網紅馮提莫照片:

 

甲狀腺癌症狀|捱夜聲沙都高危?出現5症狀應求醫

根據本港醫管局最新統計數據,甲狀腺癌為香港第10位常見癌症。衛生署指,甲狀腺癌早期不一定有症狀,故未必容易發現和診斷。甲狀腺癌常見症狀如下:

 

甲狀腺癌類型|4類甲狀腺癌 其中1類年輕人易患上

根據癌症網上資源中心指出,甲狀腺位於頸部前面和咽喉下面,呈蝴蝶狀,是一個內分泌組織,負責分泌甲狀腺素。甲狀腺癌主要分為四類,亦可能出現淋巴瘤。屬於非何傑金氏淋巴癌的一種,不過很罕見。四類甲狀腺癌的治療方法亦會因發病對象不同而有異:

 

甲狀腺癌類型1:乳頭狀癌(Papillary)

  • 最普遍的一種,多出現於年青女性身上。

甲狀腺乳突癌特性:

 

 

甲狀腺癌類型2:濾泡狀癌(Follicular)

  • 第二普遍的一種,大多發生於較年長的人身上。

甲狀腺癌類型3:髓質癌(Medullary)

  • 罕見的甲狀腺癌,家族遺傳的機會較高。

甲狀腺癌類型4:退行發育癌(Anaplastic)

  • 罕見的甲狀腺癌,患者多為60歲以上,癌瘤的生長速度較其他甲狀腺癌快,也不易治理。沒好好治理的乳頭狀癌會演變為此種癌症。

 

甲狀腺癌存活率|十年存活率 最低只有9%

根據香港防癌會引述香港一項大型研究統計數字,4大類的甲狀腺癌(包括乳頭狀腫瘤、濾泡狀腫瘤、未分化癌、髓樣癌以及其他類型)的發病比例及十年存活率如下:


甲狀腺癌高危人士|6類人士要小心 曾照X光亦高危?

香港癌症網上資源中心指出,雖然甲狀腺癌的成因仍不清楚,但有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甲狀腺癌成因|風險因素1:曾接觸大量輻射

  • 例如年幼時曾接受頭頸X光照射、放射治療的病人或生活在有高密度放射線的環境。過往外國核電廠發生輻射洩漏事件後,該地區的人患甲狀腺癌的比率也特別高。

甲狀腺癌成因|風險因素2:家族遺傳

  • 家族中曾有人患過甲狀腺腫瘤、家族性甲狀腺髓質癌、多發性內分泌腫瘤及遺傳性大腸瘜肉等均有較大機會患上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成因|風險因素3:個人病歷

  • 若曾患甲狀腺腫瘤或甲狀腺良性結節等疾病,患上甲狀腺癌的機會也較大。

甲狀腺癌成因|風險因素4:性別

  • 女性患甲狀腺癌的機會較男性大。

甲狀腺癌成因|風險因素5:飲食

  • 飲食中缺乏碘亦有可能增加患上甲狀腺癌的機會。

相關文章: 不吃魚會有大頸泡? 醫生教3大飲食貼士預防甲狀腺癌

 

患甲狀腺癌因素6:年齡

  • 很多甲狀腺癌的患者都是40歲以上的人士。

 

甲狀腺癌|甲亢可變甲狀腺癌? 小心甲亢9大症狀

甲狀腺亢進(甲亢)是常見疾病。陳榮堅醫生指,甲亢是內分泌失衡所引發的疾病,若出現以下特徵,有可能是患上甲亢。

 

 

甲狀腺癌|改善甲亢/大頸泡 飲食注意6大事項

外科醫生陳榮堅指出,甲狀腺亢進患者應注意以下6事項:

 

預防甲亢飲食|3款食療改善甲亢方法

註冊中醫師陳嬿珺早前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指,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的基礎代謝率比正常人增加約20%至60%,因此在採取飲食防治時,須供給高熱能、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以補償其消耗,改善全身營養狀態。此外,需及時補充鈣、磷等礦物質元素,限制食物纖維,少食多餐。

陳醫師又分享3款食療,有助預防甲亢及「大頸泡」: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