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習慣|無便秘不等於腸胃好 醫生教分7類大便 自測脫水過敏痔瘡症狀

更新時間:17:59 2023-08-25
發佈時間:17:59 2023-08-25

排便順暢、沒便秘,也可能患有腸胃病?有醫生指出,透過觀察大便形狀,可以了解腸道功能和消化系統的健康狀況。他指出,按照大便的形狀及形態,可分為7大類型。其中,有4種形態的大便反映出現脫水、痔等問題,甚或患上嚴重疾病,應盡早求醫。

糞便型態|無便秘不等於腸胃好 7類大便自測脫水過敏痔瘡症狀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指,許多人會以「有沒有便秘」來判斷有沒有患上腸道疾病,但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他指出,即使每日排便順暢,也要觀察大便的類型和留意大便次數。

黃醫生指,醫學上會以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Scale)把大便類型分為7大類,並解讀其有否不同的疾病風險:

 

大便類型1:一顆顆硬球(難以排出)

  • 表示有嚴重的便秘,可能由缺乏水分、纖維或運動引起。
  • 會為肛門帶來壓力和疼痛,可能導致肛裂或痔瘡。

大便類型2:香腸狀,但表面凹凸

  • 表示有便秘,但不如第一型嚴重。
  • 可能與飲食不均衡、壓力或藥物副作用有關。
  • 增加肛門受傷的風險。

大便類型3:香腸狀,但表面有裂痕

  • 屬於正常範圍內的一種,但仍然有些乾燥。
  • 代表可能需要多喝水或增加纖維攝取。

大便類型4:像香腸或蛇一樣,且表面很光滑

  • 屬理想的形狀,表示腸道功能良好,食物在大腸中停留的時間適中。
  • 容易通過,不會給肛門造成負擔。

相關文章:大便黏馬桶=患大腸癌? 出現6情況高危 醫生教分腸胃病腸癌

 

大便類型5:斷邊光滑的柔軟塊狀(容易排出)

  • 屬於正常範圍內的一種,但有些過軟。
  • 可能是飲食中含有過多的水分或纖維,或者與情緒波動或激素變化有關。

大便類型6:粗邊蓬鬆塊,糊狀大便

  • 表示有輕度腹瀉,可能由食物敏感、過敏、感染或壓力引起。
  • 會導致肛門灼傷和發癢,並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

大便類型7:水狀,無固體塊(完全液體)

  • 表示有嚴重腹瀉,可能由細菌、病毒、寄生蟲、食物中毒或其他原因引起。
  • 這種大便會導致身體失去水分和電解質,並可能引起脫水和其他併發症。

黃軒醫生引述最新的研究顯示,每周排便7次,且大便類型是第三型及第四型,就是最理想的狀況;但如果大便類型是第一型、第二型、第六型及第七型,就應儘快求醫檢查。

相關文章:大便浮起代表不健康?恐受感染患胰臟癌?醫生揭4情況須求醫

 

通便方法|6招改善腸胃健康 揭最佳排便姿勢

黃軒醫生建議,可透過6招改善腸道健康,幫助排便暢通,其中有1個排便姿勢可幫助解決便秘。

改善腸胃方法1:多喝水

  • 水分可以幫助軟化糞便,令排便更順暢。
  • 建議每天至少喝6至8杯清水。

改善腸胃方法2: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 纖維可以增加糞便的體積和水分,促進腸道蠕動。
  • 建議每天攝取25至30克的纖維,可以從水果、蔬菜、全穀類、豆類、堅果等食物中吸收。

改善腸胃方法3:適當運動

  • 運動可以刺激消化系統,加快食物在腸道中的移動。
  • 建議每日至少做3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運動,例如步行、跑步、游泳等。

相關文章:為何吃蔬果後仍便秘?營養師揭4大原因

 

改善腸胃方法4:調整排便姿勢

  • 排便時可以嘗試蹲姿或在腳下墊一張凳子,以減少直腸彎曲的程度,讓糞便更容易排出。

改善腸胃方法5:按摩穴道

  • 按摩有助促進排便的穴道,例如足三里、大橫、氣海等。
  • 可以放鬆腸道肌肉,增加血液循環,改善便秘。

改善腸胃方法6:飲食

  • 可以嘗試吃益生菌、麻仁丸、芒果等食物。
  • 使用前應先向醫生諮詢,以確保方法安全且有效。

糞便型態|3種大便情況恐患嚴重疾病 應即求醫

黃軒醫生提醒,一旦出現以下的排便情況,即使是任何形狀,也應該及時求醫,因為有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兆。

大便異常情況1:便秘持續超過3星期,而且伴有以下症狀

  • 嚴重的疼痛
  • 出血
  • 發燒
  • 體重下降

大便異常情況2:呈現異常的顏色

  • 黑色
  • 紅色
  • 灰白色

大便異常情況3:氣味超臭

  • 出現臭味而無法散去

 

黃軒醫生表示,如果大便出現以上3種情況,就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兆,應立即求醫。

內容獲「黃軒醫師 Dr. Ooi Hean」授權轉載

糞便顏色|觀察糞便顏色可以自測健康 5顏色最危險

肝膽腸胃科醫生陳炳諴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觀察排泄物狀態是健康重要指標之一,而糞便顏色可以反映身體健康狀況。正常大便顏色應為啡黃色,這是由於膽汁與食物殘渣在十二指腸混合後經細菌及腸液發酵、分解所致。但如果顏色出現異常,就要多加注意。他又列出5種顏色的糞便,分別代表不同的身體問題。

 

糞便型態|大便黏馬桶=患大腸癌? 伴隨6情況恐患大腸癌

當大便變黏也要小心。陳醫生提醒,若出現以下型態或以下排便過程,就有可能患上較嚴重的腸道疾病,甚至是大腸癌,應盡早求醫檢查。

 

糞便型態|出現3種大便恐患胰臟癌大腸癌 排便6大迷思

每天必須大便一次才算正常?台灣胃腸肝膽科醫生林相宏在其facebook專頁上指,不少人都對正常排便次數有誤會,以下6個關於排便的迷思:

 

糞便型態|排1種大便等於嚴重便秘 7種糞便外觀反映身體問題

台灣大腸直腸外科醫生黃郁純在其Facebook專頁上表示,每次排便時,觀察糞便的顏色及形狀,甚至如廁時的聲音、排便時間等,均有助了解身體給予的暗示。糞便可大致分成以下7種外觀:

 

延伸閱讀:便秘|狂食菜仍便秘恐變癌症 營養師揭通便3寶不可或缺

營養師王證瑋在其Facebook發文拆解便秘常見謬誤:

 

相關文章:大便浮起代表不健康?恐受感染患胰臟癌?醫生揭4情況須求醫

相關文章:大便黏馬桶=患大腸癌? 出現6情況高危 醫生教分腸胃病腸癌

相關文章:大便浮起代表不健康?恐受感染患胰臟癌?醫生揭4情況須求醫

相關文章:排便習慣|便秘可演變為大腸癌 出現4種情況須求醫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