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湯水|溫差大易致中風心臟病 中醫推介21款湯水食物改善血壓防病
發佈時間:00:05 2023-11-04
入冬湯水|下星期(11月8日,周三)就是「立冬」,象徵冬季到來。初冬是調理身體的重要時機,正確養生能預防冬日病發率高企的心血管疾病,例如中風、心臟病。註冊中醫師張勇強調,立冬養生主要著重補腎、強化免疫力、控制血壓。中醫學針對這方面的養生護理方法,向有明顯佳效。
立冬補腎控制血壓 防中風心臟病
「立冬」可被視為冬季的開始,氣溫開始下降。根據中醫學觀點,自然界一切生物都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個自然規律。立冬後,人體隨自然界轉變而陽氣潛藏,中醫理論中的腎臟在五行中屬水,在四時與冬季相應,有主封藏的生理特性,故冬季養生宜以補腎潛藏、斂陰護陽為原則。
冬季養生要補肝腎 推介5款日常保健食物
張勇醫師建議,宜於立冬後,食用5款藥食同源食材,具有補腎及益肝的功效:
冬天防病湯水茶飲 推介3款補腎補而不燥
張勇醫師表示,中醫學上所強調的「腎主封藏」,是指腎貯藏五臟六腑之精的作用。腎臟具有蟄伏閉藏的特性,因此,腎病虛證多而實證少,或是本虛標實之證,所以腎臟宜「多補少瀉」,進補時應以溫而不散,熱而不燥為宜。
他推介以下3款湯水及茶飲,均屬於溫和平補性質,很適合於冬季調補身體,可起滋肺陰、補腎陽、補精益髓、養心、安神等佳效,普遍人士適用。
淮山黨參煲雞、冬蟲草花膠燉烏雞,以及桑寄生蓮子蛋茶,材料及做法如下:
入冬溫差大血壓波動 防生病5大生活建議
踏入冬天,血壓很容易波動,這是因為血管也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寒冷時血管收縮便會引起血壓上升;天熱時血管擴張即血壓下降。在季節交替時,高血壓患者也容易出現上述危險因素,引發心肌梗死、腦梗死、腦出血等心、腦血管急症的風險增加。
想控制好血壓,張勇醫師建議日常起居注意以下要項:
- 定時監測血壓:如果血壓比較穩定,每周測量1至2次,觀察記錄其變化。
- 注意保暖:適時添加衣服,預防外感寒邪,注意足部保暖。
- 注意飲食清淡,少油少鹽,營養均衡,避免高膽固醇食物,戒菸限酒。
- 適度運動,控制體重。
- 人體的血壓值會隨氣溫及情緒等因素而波動,故要提防情緒波動和過度疲勞。
冬天防中風心臟病 推介10種食物保護血管
張勇醫師建議,冬日可以適量進食有助維持血管健康的食物,以助穩定血壓,包括5款日常食物,以及5款常用的中藥材。
6種食物防心血管病 改善血壓降膽固醇
主要是有助人體消食化積、行氣散瘀、降低膽固醇、減少鈉質,以改善血液濃稠度,有利血管健康的食材。食物例子如:洋葱、堅果及黑木耳等,其功效及食用指引詳見如下:
4種藥材改善血壓 防中風心血管病
除了一般食材,張勇醫師亦列舉了4款常用的中藥材,可助穩定血壓,例如:熟地黃、黄芪、決明子等。這些均是防治心、腦血管病變,有助預防中風、心臟病發的中藥,食用指引及宜忌如下:
入冬穩定血壓食療 推介3款湯水茶飲
張勇醫師表示,要改善血管健康及控制血壓穩定,可飲用3款湯水及茶飲,分別有修護血管、補氣健脾、平肝利水、清肝明目、清熱潤腸及補益腎氣等功效,
他推介的食療是黄芪熟地黃湯、黄芪淮山玉米鬚湯及菊花決明子茶,其用料及製作簡易,詳細烹調方法如下:
相關文章:
中風先兆|轉季溫差大易引發腦中風 小心5大中風先兆 突然頭痛高危
保暖食物|天氣轉涼手腳冰冷 吃豆腐堅果可驅寒?推介6種保暖食物
中風成因|38歲港男肩頸痛按摩中風 3動作易中招 常低頭玩手機風險高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