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港男中風常做1運動 2個月後自由走動 專家教病患者運動4大秘訣

更新時間:18:56 2024-10-16
發佈時間:18:56 2024-10-16

運動對身體健康的益處毋庸置疑。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及權威運動機構的建議,成年人每周應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泛指當進行運動時,呼吸和心跳會稍為加快及輕微流汗,而又仍可持續應付而不至辛苦的身體活動)。老年人則更需要每周進行3次阻力訓練(任何以阻力來鍛煉肌肉的活動)。

中風男常做1運動 2個月後可自由走動

然而,許多成年人因身體狀況如中風、心臟病或骨骼結構等問題而放棄運動。這些人通常曾經努力嘗試,但最終因失去信心等原因而無法持續。要達到運動的效果,需考慮個人的特質及有效的方法。

63歲的退休人士雷先生,早上突然感到左側身體乏力,被送往急診後,醫生診斷他患有右側大腦缺血性中風,情況相當嚴重。經過適當的治療和康復護理後,情況逐漸穩定,被安排轉至復康醫院繼續康復。住院期間,除了假期,他每天有兩節復康訓練。經過2個多月的努力,效果卻不如預期,即使用手杖等輔助工具,仍無法自行下床行走。出院後,需在復康門診部繼續訓練。

在網上搜索中風康復方法及案例時,雷先生發現台灣李鳳山師父的「平甩功」,於是開始在家學習。起初,他感到十分吃力,即使雙手只是上下擺動,也只能維持10分鐘。然而,他堅持運動,不到一個月,已能每天進行「平甩功」3次,每次超過1小時。更重要的是,他已能在家中自由走動。經過2個月,雖然左手仍然活動不便,手指也時常自動收縮,但他已能使用手杖外出。他對「平甩功」非常推崇,經常推薦給朋友。

筆者對「平甩功」了解不多,中風患者情況各異,康復過程也有很大差別。一般而言,在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患者積極運動,通常會有明顯的進展。「平甩功」的特點在於手部活動,手臂和肩膊的伸展和收縮動作能促進血液流向大腦,改善腦部血液循環及腦細胞的新陳代謝。手部血管與腦血管相連,手部活動直接影響腦部的血液供應。研究也證實,手部運動能增加腦血液循環,改善手部功能及認知能力。

手血管與腦血管之間的關係(圖片提供: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高級講師朱賢文博士)
手血管與腦血管之間的關係(圖片提供: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高級講師朱賢文博士)

病患者運動4大秘訣 改善健康血液循環

對於身體能力不足、難以進行常規運動的患者,筆者有以下建議,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健康狀況:

  1. 雙手大圓圈:雙手向上向外划出再收回,類似蛙泳手勢或打麻雀洗牌的動作。中國的太極雲手和八段錦第一式也有相似的動作。雙手運動的效果,筆者曾有這個經驗:一名中風患者突然訴說手臂麻痺和無力感加重,經過雙手舉高擺動20多次後,他回報說症狀有所減輕。
     
  2. 合適的速度:緩慢的速度可以讓人感受肌肉和關節的狀況,了解關節的張力或疼痛情況。如發現疼痛,應避免重複該動作。緩慢的動作能讓血液有足夠的時間滲透至腦部細胞。建議的動作速度為每分鐘5至10次。
     
  3. 慢腹式呼吸運動:心臟位於橫隔膜上,當橫隔膜向下時,心臟的活動空間增大,冠心血管也更容易舒展。氣功和中國武術強調氣在丹田,「丹」字解釋為「藥」,具有藥效。醫學研究也證實,適當的呼吸運動對改善心臟病有良好效果。
     
  4. 良好心理因素:即使有良好方法,若無法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缺乏耐心和恆心,容易陷入誤區,最終放棄。理解身體需要時間改善,並受到營養等因素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急於求成,治標不治本,容易讓人陷入困境。

總結而言,運動是康復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合適的方法並持之以恆,將有助於改善健康和生活品質。

撰文: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 高級講師 朱賢文博士

 

延伸閱讀:3種簡單運動逆轉糖尿病?醫生揭可消脂/降血壓/降血糖 30分鐘見效

------

相關文章:

長者必學3組家居運動!強心肺/防跌倒/改善關節痛 適合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長者

男子超慢跑3個月 肚腩消失兼降血脂!醫生教4秘訣 3大家居運動增肌減脂

93歲婆婆血管年齡僅20歲 養生長壽秘訣大公開 1個洗澡習慣超有效?

長者必學!手指轉一轉可防腦退化症?4組健腦手指操 1分鐘增強記性

長者骨折致命率高3倍?1部位骨折最危險 醫生教起床3步驟防跌倒 買鞋留意4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