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食飯習慣恐損記憶傷大腦 用餐4步驟護腦逆轉傷害 餐前必做1事增記憶
發佈時間:15:00 2025-04-05 HKT

記憶力會隨年紀增長而衰退,記憶力轉差甚至有機會是腦退化的徵兆!有專家警告,一個超常見的食飯習慣更會損害記憶力,加速認知能力下降。要逆轉記憶衰退,他建議每日吃飯時應注意4大步驟,當中包括用餐前必做1事增記憶
1個食飯習慣恐損記憶 用餐4步驟護腦逆轉傷害
根據外媒《Mirror》報道,神經科學顧問Ramon Velazquez博士指,一些日常生活習慣可能會損害記憶力,而且大多數人對此一無所知。Ramon Velazquez指,無意識進食(mindless eating)是數百萬人每天經常做的事情,但隨著年齡增長,這種看似無害的做法可能會對認知健康造成嚴重破壞。因為不專心飲食和記憶力衰退之間的關聯比想像中緊密。如果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或玩手機,此舉其實是在指示大腦以一種自動駕駛的模式進食。
Ramon Velazquez博士指,當我們不專心吃飯時,就錯過了大腦活動的絕佳時機。他說,消化始於大腦,而不是胃。食物的視覺、嗅覺和激發的認知過程,使身體有效地處理營養。不過,大腦在40歲後變得更容易受到發炎和氧化壓力的影響,這2種情況都可能是由不良的飲食習慣引發的。
此外,研究表明,無意識進食通常會導致食用更多高糖和含不健康脂肪的加工食品,而這些食品會加速認知能力的下降。Ramon Velazquez補充,儘管大腦只佔體重的2%,但它使用了身體能量資源約20%。身體提供能量的質量以及方式會直接影響認知功能,尤其是記憶的形成和回憶。因此,他教大家4個逆轉因無意識進食令記憶會衰退的步驟:
停止無意識進食4大步驟:
如何停止無意識進食?
1. 創造一個專門用餐的空間
對抗無意識進食最簡單的方法之一是用特定的區域用餐,並只使用該空間進行飲食。Ramon Velazquez博士建議,有一個專門的用餐空間可以訓練大腦進入更專注的狀態,不要在辦公桌前、電視前或站在雪櫃旁吃飯,這些環境會使大腦更易分心。
2. 20分鐘規則
給自己至少20分鐘用餐,放慢速度,讓大腦有時間處理正在發生的事情。Ramon Velazquez博士指,大腦約需要20分鐘才能感受到飽腹感,慢慢吃東西可以讓認知系統充分參與其中,飲食行為可以鍛鍊神經通路,從而改善記憶功能。
3. 打開感官
開始吃飯之前,花點時間觀察食物,留意它的顏色和氣味。吃東西時,嘗試辨識特定的味道以及感受咀嚼時的變化。Ramon Velazquez博士說,這樣能同時激活多個大腦區域。
4. 餐前暫停
吃飯前花30秒時間專注於呼吸並設定用餐意圖。這種短暫的停頓有助大腦從自動駕駛模式轉變為積極參與。Ramon Velazquez博士指,這個小習慣在分散思維和集中注意力之間建立了認知界限,隨著時間推移,這樣會增強大腦在不同思維模式之間切換的能力。
4招增強記憶力 每天做20分鐘也有效?
雖然解決無意識進食至關重要,但Ramon Velazquez博士建議將其他有益大腦健康的習慣結合起來,以獲得最大益處。他的建議如下:
1. 定期運動
結合協調性的有氧運動為最佳,如跳舞或打網球,每天步行20分鐘也能改善大腦的血液流動。
2. 優質睡眠
建立睡眠時間表並避免睡前按手機,以幫助大腦正確鞏固記憶。
3. 社交互動
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可以刺激大腦的處理中心並增強記憶網絡。謎題和學習新技能等心理挑戰可以幫助建立認知儲備。
4. 多喝水
因為即使是輕微的脫水,也會妨礙認知能力和記憶力。
資料來源:《Mirror》
延伸閱讀:常吃這堅果護腦/降膽固醇/緩衰老 搭配3食物營養加倍 每天吃幾多有效?
---
相關文章:
4款堅果被封穩血糖零食之選 含3大營養減緩血糖飆升 哪款效果最好?
吃腰果杏仁會熱氣生痱滋?常吃6種堅果易發炎 醫生推介2大超級堅果
吃豆腐比吃雞蛋好?吃花生可防中風降死亡率!推介6大高蛋白質食物通血管防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