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2025|濕氣重易損脾胃關節 3種體質最受影響 中醫推介13款食物湯水祛濕解春困
發佈時間:20:04 2025-04-03 HKT

【清明2025】2025年4月4日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清明」。註冊中醫師韋立蓮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清明節氣一般濕氣重,容易引發消化、皮膚、關節等部位的不適。因此推介在清明期間可吃9種養生食材及4款湯水,具有祛濕、健脾、提升抵抗力等養生保健功效。
清明2025|清明節一定下雨/潮濕?養生重點是甚麼?
註冊中醫師韋立蓮指,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通常在陽曆的4月4日至5日之間。這個時期天氣多變,早晚溫差大,常有春雨,故有「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描述。「清明」顧名思義,是指天氣逐漸清澈明朗。此時,陽氣上升,陰氣漸退,大地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雖然並非每年清明時節都下雨,但的確濕氣較為旺盛,容易使人感覺潮濕。
清明未來一周的本港天氣:

本港天文台預測,4月4日清明節當日介乎18-23°C,大致天晴。日間乾燥,稍後漸轉多雲。
韋立蓮醫師指,清明時節的養生重點在於祛濕護肝。由於濕氣較為旺盛,容易引起濕邪入侵體內,導致消化不良、關節痛等問題。 而且清明時節,氣溫變化較大,容易感冒。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同時,可適當進行運動,增強抵抗力。
清明2025|春天濕氣重3類人最易影響 身體濕重6大徵兆
以下體質者更容易受到濕氣的影響:
- 脾虛體質:脾主運化水濕,脾虛則運化水濕功能減弱,濕氣容易內生。
- 氣虛體質:氣虛則推動水液運行的力量不足,容易導致水濕停滯。
- 痰濕體質:本身體內濕氣就偏重,更容易受到外界濕氣的影響。
清明2025|身體濕重常見症狀:
- 精神疲倦:身體困重,提不起精神。
- 食慾不振:消化功能減弱,食慾下降。
- 大便溏稀:大便不成形,容易黏膩。
- 舌苔厚膩:舌苔厚膩,顏色偏白或黃。
- 關節痠痛:濕氣侵犯關節,導致痠痛。
- 皮膚濕疹:濕氣外溢,容易引起皮膚濕疹。
清明2025|清明時節其他常見不適:
- 過敏:春季是過敏高發季節,花粉、柳絮等容易引起過敏反應,如鼻塞、流涕、皮膚瘙癢等。
- 呼吸道感染:氣溫變化大,容易感冒、咳嗽。
- 消化不良:飲食不潔或過食生冷食物,容易引起腹瀉、腹痛。
清明2025|養生8大食材 祛濕/增免疫力要吃甚麼?
韋立蓮醫師表示,在清明時節宜吃以下防病祛濕食物:
清明養生食材|1. 木瓜
- 性味:性溫味酸
- 功效:補充養分,增強抗病能力
清明養生食材|2. 桑椹
- 性味:性寒味甘
- 功效:補血強骨
清明養生食材|3. 牛蒡
- 性味:性寒味辛苦
- 好處:富含纖維
清明養生食材|4. 薏仁
- 性味:性平味甘
- 功效:祛濕利水
清明養生食材|5. 紅豆
- 性味:性平味甘
- 功效:利水消腫
清明養生食材|6. 蓮子
- 性味:性平味甘
- 功效:補脾養心
清明養生食材|7. 茯苓
- 性味:性平味甘
- 功效:利水安神
清明養生食材|8. 陳皮
- 性味:性溫味苦
- 功效:理氣化濕
清明養生食材|9. 生薑
- 性味:性溫味辛
- 功效:溫中止嘔
清明2025|養生湯水4選 改善濕熱/脾胃差/肝鬱
韋立蓮醫師推介4款清明養生湯水,具有利水祛濕、改善脾胃的作用。
清明養生湯水|1. 羅漢果熟薏米水
材料:
- 羅漢果1顆、熟薏米10g、水1.5L
做法:
- 將所有材料倒進鍋內,煮沸後轉細火煮45分鐘,關火焗1小時後即可飲用。
份量:
- 每人1.5L
功效及宜忌:
- 清除肺熱、利水滲濕,適合濕熱體質的人。
清明養生湯水|2. 蘋果蓮子百合湯
材料:
- 蘋果2個、蓮子20g、百合20g、蜜棗2顆、豬肉250g
做法:
- 將豬肉切塊汆水,所有材料倒進鍋內,煮沸後轉細火煮2小時即可飲用。
份量:
- 每人約500ml
功效及宜忌:
- 健脾開胃、清心安神,適合脾胃虛弱者。
清明養生湯水|3. 合掌瓜蓮子百合湯
材料:
- 合掌瓜2個、粟米1條、蓮子12g、百合15g、豬𦟌350g
做法:
- 將材料清洗後放入煲內,加水煮沸後轉文火煲2小時。
份量:
- 每人約500ml
功效及宜忌:
- 健脾疏肝、養心安神,適合肝鬱脾虛者,但過敏者避免食用佛手瓜。
清明養生湯水|4. 生熟薏米土茯苓湯
材料:
- 鮮土茯苓75g、生薏米37g、熟薏米37g、瘦肉100g、鹽適量
做法:
- 將所有材料倒進鍋內,煮沸後轉細火煮2小時,加鹽調味後即可飲用。
份量:
- 每人約500ml
宜忌及功效:
- 清除肺熱、利水滲濕,適合脾虛濕滯者,避免高血壓者過量食鹽。
清明2025|節氣飲食禁忌 少吃5類食物損腸胃易過敏
韋立蓮醫師提醒,清明時節應少吃以下5種食物,恐會加劇濕重不適或影響消化。
- 甲殼類海鮮:性味寒;會加重肝氣,引起過敏或發炎反應。
- 高脂肪食物:性味甘溫;難以消化,加重消化不良和濕滯。
- 甜膩零食:性味甘溫;甜膩食物會加重濕滯,對脾胃健康不利。
- 鹹菜:性味鹹;會加重肝火。
- 辛辣食物:性熱;會加重濕熱,引發消化不良。
清明宜戶外活動 適合做甚麼運動?
除了飲食之外,在清明時節亦要注意保暖,並避免一些影響健康的行為。
清明時節應做的行為:
- 多接觸大自然:清明節氣是踏青的最佳時機,多到戶外運動,如晨運、登山等,能夠活動筋骨、呼吸新鮮空氣,並適量曬太陽,對身體健康有益。
- 保暖祛濕:由於清明節氣天氣溫差大、濕度高,應該注意保暖並去濕,以防止風濕和感冒等疾病,衣著應該方便加減,以適應隨時變化的溫差。
- 適量運動:運動量可以比初春時期加大,但要避免過度劇烈,以免傷害身體。
清明時節應避免的行為:
- 避免濕身:應避免濕身的活動,如潛水、滑水等,否則可能引起風濕痛或關節不適。
專家履歷:註冊中醫師 韋立蓮
廣州中醫學院的中醫系本科生,超過30多年的臨床經驗。專研中醫內科,對婦科(乳腺疾病、子宮異常出血、子宮囊腫)及生育科(不孕症、高齡生育、IUI/IVF 輔助治療)有多年經驗和專業知識。
延伸閱讀:一落雨關節痛吃甚麼?營養師推介5大類食物紓緩 雞蛋/士多啤梨也可消炎止痛?
---
相關文章:
6大春季水果大比拼 這種最低糖高纖 助抗發炎抗衰老 專家教點揀
濕氣重口腔/腋下易發臭?中醫教3招健脾袪濕 浸腳加3物更有效!
天氣潮濕室內晾衫恐致命?專家揭1因素易致肺部感染 2類人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