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治療後心臟毒性風險增 死亡率達22.9% 如何運動可預防?
發佈時間:14:11 2025-04-02 HKT

隨着腫瘤治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腫瘤患者的生存率顯著提高,但治療過程中可能引發的心臟毒性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腫瘤治療相關的心臟毒性(Cardiotoxicity)是指腫瘤治療藥物或放療對心臟功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可能導致心肌損傷、左心室功能障礙甚至心力衰竭。研究顯示,在接受中高風險腫瘤治療的患者中,約37.5%的患者在隨訪期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臟毒性,其中3.1%的患者表現為嚴重的心臟損傷。這些資料提醒我們,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和治療結束後,必須高度重視心臟健康。
腫瘤治療後心臟毒性風險增 死亡率達22.9%
相關研究將心臟毒性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表現為心臟生物標誌物升高或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輕微下降(≥50%);中度表現為LVEF在40%-49%之間;重度則表現為LVEF低於40%或出現心力衰竭症狀。研究還發現,重度心臟毒性患者的死亡率顯著高於其他組別,其年死亡率高達22.9%,是其他組別的10倍以上。這表明,心臟毒性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還可能威脅生命。
心臟毒性如何預防與監測?
早期識別和干預是降低心臟毒性風險的關鍵。研究建議,腫瘤患者在治療前應進行全面的心血管評估,包括心臟生物標誌物(如高敏肌鈣蛋白T)和心臟超聲檢查(如LVEF)。在治療過程中,定期監測這些指標有助於及時發現心臟功能的變化。此外,醫生和護士應密切合作,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平衡腫瘤治療效果與心臟保護。
運動如何促進心臟健康?
除了藥物干預,研究也證實運動對改善心臟健康起重要作用。適度的有氧運動和抗阻訓練可以增強心臟功能,降低心臟毒性風險。例如,一項研究指出,個性化的運動方案(如每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可以顯著改善腫瘤患者的心血管健康。運動不僅能提高心臟的耐受力,還能減輕治療相關的疲勞和焦慮,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個性化運動有何重要性?
由於每位患者的身體狀況、腫瘤類型和治療方案不同,制定個性化的運動方案尤為重要。研究表明,基於患者的心肺功能測試結果,設計針對性的運動強度和頻率,能夠更有效地預防心臟毒性的發生。例如,對於接受有明顯心臟毒性的蒽環類藥物治療的患者,有氧運動和阻力訓練,例如跑步機、步行、騎自行車和瑜伽等可以顯著提高心肺功能,同時降低心臟損傷的風險。
儘管運動對心臟健康有益,但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適量運動,避免過度訓練帶來的風險,例如在化療期間以及化療結束後進行每周2到3次,每次30到40分鐘的間隙性的有氧運動和阻力運動。建議患者在治療前進行全面的心臟評估,並根據醫生的建議制定個性化的運動處方,包括運動的方式,運動頻率和運動強度。運動不僅有助改善心臟功能,還能提升整體生活品質,幫助患者更好地應對腫瘤治療的挑戰。
總括而言,腫瘤治療相關的心臟毒性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但通過早期監測和個性化運動干預,可以有效降低其風險。我們呼籲患者積極參與運動,按照醫生的指導適量運動,守護心臟健康,提高長期生存率。
撰文: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副教授 劉賢亮
延伸閱讀:睡覺打鼻鼾恐心臟衰竭/中風?9大生活習慣易傷心臟 「冇朋友」亦高危?
---
相關文章:
心臟病年殺7200港人 專家教多吃9種護心食物 這種穀物助降血糖/降膽固醇
做30秒就可防心臟病!5個超簡單動作保護心臟 腳趾郁一郁已有效
第3大殺手心臟病!5種飲食法最能保護心血管!純素/低脂/低醣哪種最好?
1種食油可防中風心臟病 如同藥物級別!醫生揭吃錯這種 內臟脂肪高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