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揭4大「健康」習慣易致癌 這樣睡覺增患乳癌/胃癌風險 常做運動也易中招?

更新時間:12:13 2025-04-07 HKT
發佈時間:12:13 2025-04-07 HKT

充足睡眠及運動對健康十分重要,但有醫生提醒,一些不正確的健康習慣反而會損害健康,甚至增加患癌可能性。每一天的睡眠、運動和飲食,有甚麼傷身陷阱需要注意?

醫生揭4大「健康」習慣易致癌 這樣睡覺增患乳癌/胃癌風險

內科醫生廖繼鼎在Facebook專頁撰文指,很多患者會疑惑,明明自己生活習慣健康,不煙不酒也規律運動,為甚麼仍罹患癌症?其實有一些自以為的「好習慣」,可能正默默地傷害健康。

甚麼「健康」習慣恐致癌?

 

4大「健康」習慣恐致癌

1. 常喝果汁

以為每天喝一杯果汁,能夠攝取營養、補充維他命,但其實果汁等於「糖水」。 大量果糖可能導致胰臟癌、脂肪肝,甚至使血糖飆高,成為癌細胞的溫床。直接吃水果比喝果汁更健康。

如果因為口腔無力,無法進食水果,建議把水果用攪拌機打成「泥狀」飲用,因為果泥沒有過濾掉果渣,保留了膳食纖維,對腸道健康比較有幫助。相反,如把水果打成完全液態的果汁,纖維就會流失,容易血糖上升。

2. 運動過量

有些人認為運動越多越好,甚至不斷參加馬拉松。適量運動有益健康,但過度運動卻會讓身體進入慢性發炎狀態,降低免疫力,反而令癌細胞有機可乘。特別是在高強度運動後,如果沒有充分休息,會影響淋巴系統,令身體更容易生病。

3. 極端飲食

有些人改吃純素飲食,是為了身體更健康。素食雖然不是壞事,但如果營養搭配不當,缺乏蛋白質、鐵質和維他命B12,反而會引致肌少症、免疫力下降,甚至增加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飲食關鍵在於「均衡」,不是「極端」。

4. 睡得太久

睡眠少會影響健康,但也不是越睡越健康。有研究顯示,長期睡超過9小時,可能導致身體代謝異常,甚至增加出現乳癌、胃癌等機率。最佳睡眠時間因人而異,重點是規律與質素,而不是一昧追求時間長。

廖繼鼎醫生強調,健康不是只著重某個單一習慣,而是全方位的平衡。過度地強調「健康習慣」,卻沒有正確地進行,結果就是令身體變得更脆弱。

如何預防癌症?

預防癌症,本港衞生署曾表示,研究顯示癌症的形成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因此,基本上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實行健康生活模式,積極把自己健康操縱在自己手裏,這樣才是預防癌症最有效的方法,亦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
 
1. 飲食方面

避免:

  • 進食大量動物脂肪,過少的膳食纖維,可能導致乳癌及腸癌.
  • 常吃醃製或煙燻的食物,可能導致胃癌。
  • 鼻咽癌就與幼年時開始嘗食咸魚有關。
     

建議:

新鮮蔬果、果仁及穀物類含豐富的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C、E和硒等,這些營養素有抗氧化功能,可防止細胞因氧化而產生異變。因此,應該多吃穀類及新鮮蔬果;既可令膳食營養均衡,又可防癌。

2. 生活方面

避免:

  • 長期吸煙可能導致肺癌、口腔癌、食道癌、喉癌及膀胱癌。
  • 酗酒則可引致肝癌。

建議:

  • 作息和進食要定時,工作要有計劃,按部就班,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憂慮和壓力。
  • 處事應抱着樂觀的態度,遇有困難,應與家人、朋友傾訴,不宜以煙、酒麻醉自己。

資料來源:廖繼鼎醫師 出神入化的癌症治療衞生署

專家履歷:廖繼鼎

台灣內科醫生,倡導極簡抗癌,著有《出神入化的癌症治療》

延伸閱讀:癌症專家公開防癌必吃9大食物 1類蔬菜功效強 這樣吃防3種癌

---

相關文章:

肉類放雪櫃可永久保存?超過這期限恐中毒致癌 醫生教3招安全解凍保命

糖尿病恐致3大癌症 這種癌症風險激增近5倍 研究揭1種人更高危

全球50%人死亡因為慢性發炎?解構5大飲食迷思 這種糖可消炎?

三餐不定時容易致癌?醫生推10大飲食習慣防7種癌症 必吃4種蔬果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