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0歲後易骨質疏鬆 專家票選12大補骨食物 牛奶竟三甲不入?

更新時間:18:26 2025-04-08 HKT
發佈時間:18:26 2025-04-08 HKT

【骨質疏鬆】女士40歲後骨質開始流失,容易出現骨質疏鬆問題!有日媒邀請多位專家,以投票方式選出12種補骨食物,當中鈣質含量豐富的牛奶,竟然不入三甲?專家們更指出,要預防骨質疏鬆,單單補充鈣質其實並不足夠!

女性40歲後易骨質疏鬆 專家票選12大補骨食物

日媒《介護ポストセブン》報道,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骨骼會逐漸變得脆弱,老年人即使因輕微摔倒也可能導致骨折,進而被迫臥床不起、使用拐杖或輪椅。這種活動能力受限的情況不僅會提升罹患腦退化症的風險,還會因運動量不足而更容易引發各種疾病的風險。這情況對女性而言尤其嚴重,因為女性的骨量較男性少。有研究指出,女性40歲以後隨著雌激素減少,骨質密度開始流失,令她們更容易患骨質疏鬆症。報道透過邀請11名營養師、醫學博士及骨科醫生各自推介有助骨骼健康的最佳食物,並各自為這些食物評分,評分標準如下:

每位專家推介第1名是10分、第2名是9分、第3名是8分,第4名是7分,第5名是6分,第6名是5分,第7名是4分,第8名是3分,第9名是2分,第10名是1分。綜合所有專家的評分,最終得出以下12個最有效護骨骼的食物:

防骨質疏鬆食物排行榜:(由第12名至第1名)

 

 

防骨質疏鬆食物食物排名:

第12位:沙甸魚(22分)

不僅含有蛋白質、鈣和維他命D,能有效強化骨骼健康。還富含Omega-3脂肪酸的EPA和DHA。

第11位:小松菜(日本油菜)(24分)

鈣含量超越菠菜,並含有大量促進骨骼合成關鍵營養素,例如維他命K,建議搭配維他命D和檸檬酸一同攝取,以提高吸收率此外,它還含有豐富鈣和鎂,有效促進骨骼形成。

第10位:鯖魚(25分)

富含鈣和維他命D,更含有大量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的膠原蛋白。當鯖魚與雞蛋搭配食用時,能產生的營養價值會更高。

第9位:蘑菇(26分)

含有維他命D,有效促進腸道對鈣質的吸收。在眾多菇類中,尤其是黑木耳,其維他命D含量特別高。

第8位:豆腐(27分)

老豆腐雖然熱量較嫩豆腐高,但它富含蛋白質、鈣、鎂和膳食纖維;而富含蛋白質、大豆異黃酮和維他命K,有助於促進骨骼健康。此外,豆腐是由加工過的大豆製成的,具有易消化和吸收的功效。

第7位:櫻花蝦(33分)

可以搭配日常菜餚,例如與玉子燒或與煮熟蔬菜一起食用。其脂肪含量低,無需擔心體重問題。

第6位:芝士(34分)

它有助於防止血糖水平升高,降低糖尿病的風險,更能有效維持和提升骨密度。因此,多次食用芝士攝取鈣質效果更佳,特別推薦將其作為零食進食。

第5位:乳酪(34分)

屬於一種發酵食品,比牛奶更容易消化和吸收,有助於調節腸道環境。有研究指出,飲用乳酪也有助於骨骼健康。所以,特別適合乳糖不耐症者和懷孕後易腹瀉的人。

第4名:牛奶(51分)

含有的乳糖、精氨酸和酪蛋白等,能促進鈣質的吸收效率。另外,含有的MBP(牛奶鹼性蛋白)可以提高骨骼中鈣的沉積速度。因此,適合所有年齡和性別的人輕鬆地在補充鈣質。

第3名:白飯魚(52分)

富含維他命D和鈣,搭配醋、檸檬或醃梅子中的檸檬酸與鈣一起食用可以提升鈣質的吸收率,若選擇低鹽白飯魚效果更佳。此外,經曬乾處理的白飯魚,其鈣含量為190毫克升至520毫克,而維他命D則由4.2微克升至61微克均有明顯增加。含有的維他命D屬於脂溶性,因此食用時添加少量亞麻籽油或芝麻效果會更好。

第2名:三文魚(53分)

富含維他命D,能有效促進鈣質吸收,當血液中的血鈣濃度提升,還能促進骨骼形成與鈣化過程;而三文魚魚皮與魚肉之間含有豐富膠原蛋白,建議連皮食用效果更佳。此外,三文魚還富含蝦紅素,這是屬於一種源自浮游生物的天然類胡蘿蔔素,具有抗氧化、抗發炎作用,還能預防骨骼老化。

建議與西蘭花、櫻桃番茄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材搭配烹調,不僅能刺激膠原蛋白生成,更有助延緩骨骼老化。

第1名:納豆(88分)

含有的維他命K,能有效激活骨骼中的骨鈣素,促進骨骼的形成。這是由於它是一種發酵食品,所以維他命K可以在腸道中產生,其效果遠勝於未發酵的大豆。此外,它還含有大量的鈣和蛋白質,有助於強健骨骼;而含有與雌激素類似的大豆異黃酮,是女性應積極攝取的營養素,有助於強健骨骼。

補骨必吃4大營養素 避免出現骨折

當提到骨骼健康時,不少人會想到補充鈣質,但它並不是骨骼形成所需的唯一營養素。專家們則表示,骨骼健康的4大營養素分別是:

  • 蛋白質和鈣質:骨骼由蛋白質構成的膠原纖維支撐,而膠原纖維則被鈣包圍,其結構類似於鋼筋混凝土,而蛋白質是維持強健骨骼所必需的營養師。
  • 維他命D:可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讓骨骼有效生長。
  • 維他命K:是參與骨骼合成的成分,所以女性攝取量過低則會增加骨折風險。

骨質疏鬆症有何病徵?3部位易骨折?

據本港衞生署資料顯示,骨質疏鬆症本身並沒有任何明顯病徵。部份患者可能會出現背痛的情況,大多數患者未必能於早期發現,很多時候直到發生骨折後才會發現患上骨質疏鬆症。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 因為輕微碰撞、跌倒、甚至咳嗽而導致骨折
  • 最常見的骨折部位包括股骨、脊椎和前臂骨
  • 骨質疏鬆症的患者亦可能因為脊椎骨塌陷,令背部變得彎曲,導致駝背和變矮。

骨質疏鬆8大高危族群 缺乏運動要小心

骨質疏鬆症並非只出現於長者或女性身上。根據衞生署資料,以下人士亦是骨質疏鬆的高危族群,過量飲用1類飲品也會增加風險。

骨質疏鬆症高危人士

  • 長者:造骨能力減弱,骨質容易變得疏鬆
  • 女性:一般在停經後,因雌激素停止分泌所致
  • 體型瘦小者
  • 家族中有骨質疏鬆症患者

骨質疏鬆症成因

1. 不良的生活習慣

  • 如吸煙
  • 長期攝取鈣質不足
  • 缺乏維他命D
  • 過量飲用咖啡、濃茶等含咖啡因飲品
  • 過量攝取鈉質(鹽分)
  • 缺乏負重運動
  • 酗酒

2. 疾病因素

  • 女性的雌激素不足,例如因化療、電療或手術而提早停經
  • 男性的睪丸素過低
  • 內分泌失調病症,如甲狀腺機能亢進
  • 服用藥物:長期服用高劑量類固醇藥物。

骨質疏鬆症診斷方法

如屬上述高危人士,可尋求醫生之專業意見,並接受檢查。常見測量骨質密度的 方法有:

  • 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儀(DEXA):用於診斷及監察治療的效果。
  • 超聲波儀器(QuantitativeUltrasoundQUS):只可以作為骨質密度的初步篩驗方法,並不能作為確診工具。

資料來源:《介護ポストセブン》香港衞生署

延伸閱讀:骨質疏鬆60歲後也可逆轉!醫生推介4類食物 補鈣健骨防骨折

---

相關文章:

35歲後骨質開始流失 3部位易骨折 專家教4招預防骨質疏鬆

女性更易骨質疏鬆?常飲咖啡風險高?專家推介2類運動健骨防骨折

全球逾50%人缺乏7大營養素!恐是脫髮/高血壓/腦退化/骨質疏鬆元兇

50歲以上易骨質疏鬆 補鈣飲300碗大骨湯才有效?醫生揭5種食物更高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