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吞嚥自測知健康 吞嚥不足這次數 恐患癌/中風/腦退化
發佈時間:15:30 2025-04-12 HKT

吞嚥困難不止是老化徵兆,亦有可能是癌症、中風及腦退化的警號!有專家教一個30秒吞嚥測試,如吞嚥次數不達標,有機會與至少8種癌症相關,這測試亦可輕鬆在家進行。
30秒吞嚥測試知健康 自測患癌風險
根據外媒《The Sun》報道,有科學家指,現時許多專家都會用重複唾液吞嚥測試(Repetitive Saliva Swallow Test)來確定人們是否患有吞嚥困難。這個簡單的測試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只需半分鐘內,在未有食用任何食物或飲料的情況下盡可能吞嚥即可。一項2024年發表在《 Dysphagia 》以色列的研究列出不同年齡層,在30秒內應該能夠達到的吞嚥次數:
各年齡層的理想吞嚥次數:(30秒內)
- 20-39歲:8.5次
- 40-49歲:8次
- 50-59歲:7次
- 60-69歲:6.7次
- 70-79歲:6次
- 80-89歲:4.3次
研究指,如果無法達到其年齡層的理想吞嚥次數,可能是身體患癌的徵兆,需要作進一步檢查。研究人員指,吞嚥困難可能是各種癌症的警號,特別是頭頸部和上消化道的癌症,包括食道癌、咽喉癌或喉頭癌、口腔癌、甲狀腺癌、唾液腺癌,甚至一些胃癌或胰臟癌,也可能是嚴重肺部疾病、腦退化症或中風的徵兆。
吞嚥困難嚴重可致命!5類人風險高
對於吞嚥困難的常見症狀,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講師蔡嘉敏曾在《星島頭條》撰文指,吞嚥困難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身體警號:
- 進食時或飲用流質時出現咳嗽
- 吞嚥時感到困難或需吞嚥數次才可吞下食物
- 進食後食物仍殘留於口中
- 食物容易倒流到鼻腔
- 容易流口水
- 體重下降
她指出,吞嚥困難或可令食物誤入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患者或會出現發燒和呼吸急促等肺炎症狀,需要立即求醫。此外,吞嚥困難患者更可能於進食時出現哽塞,無法說話或者面色變紫,最嚴重更可致命,因此必須立即急救和處理。
部分因素或會增加出現吞嚥困難的機會,吞嚥困難的高危一族包括:
- 長者
- 患有認知障礙症人士
- 患有腦中風、柏金遜病、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人士
- 部份癌症,例如鼻咽癌和食道癌患者
- 胃酸倒流導致食道收窄的人士
對於吞嚥困難患者,進食時應留意以下事項:
- 保持良好的進食姿勢,進食時應維持坐直,避免躺著進食
- 進食時頭部可以輕微向前,切忌將頭仰後
- 患者可根據言語治療師建議,於飲用液體時加入凝固粉以調節液體稠度和使用合適的餐具進食,例如較小型的湯匙
- 進行吞嚥練習,以強化口部肌肉和提高咀嚼能力,可向言語治療師或其他醫護人員查詢
- 避免進食黏性大的食物,例如糯米糍、湯圓等
蔡嘉敏提醒,部份吞嚥困難人士經專業評估後或未能經口腔進食,如懷疑自己有吞嚥困難的情況,可以先向醫護人員求診,找出吞嚥困難的原因,以進行適當治療。此外吞嚥困難亦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早期信號,建議及早找出病因,不容忽視。
資料來源:《The Sun》
延伸閱讀:常吃這種水果可防6大癌症 改善三高/抗發炎 1種吃法更防癌!
---
相關文章:
醫生揭常吃這類「超級水果」死亡風險減21% 防糖尿病/心臟病/腦退化
5種水果對心臟最好 更降血壓/降膽固醇/護腸胃 提子要吃這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