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死因公布 中風/心臟衰竭成主因 6大指標自測中風早期徵兆

更新時間:10:59 2025-04-22 HKT
發佈時間:10:59 2025-04-22 HKT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當地時間周一(21日)逝世,享年88歲。據梵蒂岡公布的教宗死亡證明,方濟各的死因是腦中風導致昏迷和心臟衰竭。事實上,中風具有高度致命性,如不獲及時搶救,死亡率可達30%,因此及早辨別中風早期徵兆相當重要。有專家曾提出可自測6大中風早期徵兆,及時識別中風,爭取最佳治療時間。

教宗方濟各死因公布 中風/心臟衰竭成主因

綜合外媒報道,教宗今年2月14日曾因雙側肺炎住院38日,並患有慢性肺病、高血壓及第二型糖尿病等疾病。據梵蒂岡公布的教宗死亡證明,教宗的死因是腦中風和不可逆的心臟衰竭,而且他在死亡前就已經陷入昏迷。教宗在過世前一天,還在聖彼得廣場向數千名信徒送上復活節祝福,這也成為他最後一次在公眾面前出現。

教宗方濟各離世:

 

教宗因腦中風離世 死亡率達30%

對於中風的嚴重性,據本港醫管局資料顯示,中風的醫學名稱為「大腦血管疾病」,當腦部的血液供給因某些原因而減少或阻斷,令腦細胞突然缺氧,數分鐘內可令腦細胞損壞而失去功能,進而令該部份腦細胞所支配的身體功能受障礙。

中風是嚴重的內科急症,3個月內的死亡率大概是30%。因應其成因的不同,醫管局表示中風主要分為缺血性及出血性兩大類。

1. 缺血性中風成因

因腦血管栓塞引致,較為常見,超過7成的中風屬此類。腦血管的粥樣硬化,令腦部動脈中形成血栓;或是在心或頸大動脈所形成的栓子,游離到腦血管,阻塞血流。而心臟其他疾病包括心律不齊、心瓣問題以及冠心病皆可導至中風。

2. 出血性中風成因

因腦內血管爆裂出血引致, 多與長期性的高血壓有關; 亦有是腦組織表面的血管爆裂,這與先性的腦血管病變有關,血流入蜘蛛網膜下腔(腦組織與頭骨間位置)壓迫腦組織,且出血後血管收縮,令血流進一步減少。

中風患者有何症狀?嚴重恐癱瘓喪命?

據本港衞生署資料,中風患者事前通常沒有任何病徵,但當病發時會突然出現以下徵狀及影響:

  • 身體變得虛弱,臉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痺及/或顫動
  • 半身不遂
  • 說話不清
  • 失去說話能力
  • 嘴歪眼斜
  • 視力模糊不清
  • 吞嚥困難
  • 頭部劇痛
  • 行動不穩或跌倒
  • 大小便失禁
  • 流口水

這些都是突發的中風急性病徵。如延誤診治,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減低康復的機會。而中風所造成的影響,主要視乎腦部受損的位置及範圍而定。中風可能會令患者永久喪失活動能力(如癱瘓),甚至致命。

判斷中風早期徵兆 「平時談笑用睛」6大指標

中風是香港第4大常見死因,中風後每過一分鐘都非常關鍵,延誤急救時機會增加死亡風險或影響患者康復。過往有所謂「談笑用兵」的口訣,幫助判斷中風的早期徵兆。但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助理教授陳俊傑博士曾向《星島頭條》分享表示,現時最新流行的「平時談笑用睛」(BEFAST)檢查,比起過往的「談笑用兵」,可以進一步減少遺漏達5至14%,有助及時尋求醫療救助,從而提高治療成功率。

1. 平衡(Balance)

平衡是判斷中風的重要指標之一。當一個人突然感到失去平衡或無法正常行走,特別是在活動或站立時,若出現頭暈或無法穩定站立,應立即提高警覺。

2. 眼睛(Eye Sight)

視力突然出現問題也是中風的常見症狀之一。如果患者突然感到一側視力模糊或完全失明,這可能是腦部供血不足所致。

3. 面部下垂(Face Drop)

面部表情不對稱是中風的明顯徵兆。當一側的臉部肌肉無法正常運動,導致嘴角下垂時,應該立刻注意。可以通過讓患者微笑來檢查,如果微笑不對稱,則需要馬上尋求醫療協助。

4. 手臂單側無力(Arm Drift)

手臂的無法活動或單側無力也是中風的指標之一。當一隻手臂無法正常抬起,或者在抬起後自行下垂,這可能是大腦受到影響的信號。進行這一檢查時,可以讓患者合眼,同時抬起雙臂,觀察是否有不對稱的情況出現。

5. 說話困難(Speech)

言語表達困難是中風的普遍早期徵兆之一。如果患者在說話時顯得不清楚或無法找到合適的詞語,可能代表腦部已經受創。可以通過讓患者重複簡單的句子來測試其言語能力,若出現問題,應立即就醫。

6. 時間(Time)

時間對於中風治療至關重要,報警召喚救護車及抵達急症室時,調派中心和醫護人員都會詢問家屬「最後見到患者正常的時間(Last seen well time)」。這是因為確診為「缺血性中風」的患者,若能及時在症狀出現後的3至4.5小時這段「黃金時間」內接受溶解血栓藥物治療,可以大大提高恢復的機會。

隨著科技進步,過往錯過缺血性中風黃金時間的患者,可以在病發6至24小時內(視乎血管阻塞的部位有所不同),進行動脈取栓治療(IA Thrombectomy)。

教宗曾因肺炎病危 為何長者染肺炎易致命?

教宗今年2月曾因雙側肺炎引發呼吸困難送醫,病情一度危急。胸腔內科醫生蘇一峰表示,肺炎重症具嚴重致命性,因為肺炎容易導致缺氧而致命,且肺炎不易找到致病原等造成,致命因素主要包括:

  • 肺炎感染肺部,容易缺氧致命。
  • 肺炎的感染源多樣化,從細菌、病毒、黴菌、隱球菌、結核菌等,使得藥物選用複雜度高。
  • 肺炎不容易找到致病原,因為肺部深處的痰液不易取得。
  • 肺藥物濃度低,藥物注射血管到肺部濃度常常只剩3成。

蘇一峰又提醒,長者肺炎經常不會出現發燒症狀,不能用發燒當作診斷依據,老人家肺炎常常用「精神差」、「嗜睡」、「跌倒」、「昏迷」、「喘」來表現。

延伸閱讀:中風/心臟病難預測?醫生教2招自測 握拳30秒知風險

---

相關文章:

做30秒就可防心臟病!5個超簡單動作保護心臟 腳趾郁一郁已有效

第3大殺手心臟病!5種飲食法最能保護心血管!純素/低脂/低醣哪種最好?

1種食油可防中風心臟病 如同藥物級別!醫生揭吃錯這種 內臟脂肪高3倍

5種水果對心臟最好 更降血壓/降膽固醇/護腸胃 提子要吃這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