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男子胸口翳悶冒冷汗險猝死 醫生籲小心10大猝死症狀
發佈時間:14:01 2022-10-08
冒冷汗也可能是猝死先兆!有台灣急診科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50多歲男子日前因胸口翳悶、冒冷汗被送往急診室,經檢查後確認為急性心肌梗塞,其後突然失去生命跡象,險猝死,幸好及時搶救。醫生列出可致猝死的10個症狀,並提醒大眾若身體突然一同出現多種不尋常症狀,或代表身體即將出現嚴重問題。
全身冒冷汗是心肌梗塞預兆
台灣急診科醫生魏智偉在節目《健康好生活》中表示,該名男患者胸口翳悶、呼吸不暢順,接受檢查時全身冒冷汗到「衣服濕透」的程度。醫護人員第一時間診斷是心血管疾病問題,照心電圖後發現的確是急性心肌梗塞,於是馬上準備做手術。
魏醫生表示,患者本人和家屬當時未知事情嚴重性,就在準備為患者進行心導管時,突然出現致命的心律不正情況,失去生命跡象。醫生憶述,「(患者)先生忽然猝死,就在我們當下,致命的心律不整。」幸好經短暫CPR後,該患者恢復生命徵象,然後做人工心肺再做心導管手術,最終順利出院。
引致猝死的10大症狀
魏智偉提醒大眾留意身體訊號,列出可致猝死的10大症狀。若多個症狀同時出現,就可能有猝死風險:
魏智偉舉例指,如果感到胸口翳悶,且伴隨左邊肩膀麻痺、不舒服,就可能是心臟出現問題;如出現頻繁心悸、心律不正、頭暈、眼前發黑等症狀,亦可能代表心血管狀況不健康。
同場加映:8大食物為心臟健康打底
台灣營養師李婉萍曾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要保護心血管,為心臟健康打底,除了定期運動、避免吸煙和調節壓力外,建議平日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均衡營養,也可進食以下8類公認有助護心的超級食物:
營養價值及食用份量
營養師李婉萍羅列8種護心食物所含有的營養素、功效,並提供食用貼士:
植物類
1.莓果
- 營養素:含花青素
- 食物例子:士多啤梨、藍莓
- 作用:美國心臟病協會推介。可改善血液流量並預防斑塊的形成,對心臟有益。
2. 深綠葉蔬菜
- 營養素:含抗氧化成分、維他命、礦物質
- 食物例子:菠菜、綠花菜、芥蘭、羽衣甘藍、番薯葉
- 進食建議:每天進食300克
- 作用:維他命B群中的葉酸有助降低體內同半胱胺酸的濃度,一項整合分析論文表明,補充葉酸可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風的風險。
3.番薯/番薯葉
- 營養素:番薯含膳食纖維、鎂;番薯葉含大量多酚類化合物
- 作用:番薯所含有的膳食纖維和鎂,對預防和控制糖尿病至關重要。有研究指出,從番薯萃取出的物質Caiapo,可透過改善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來改善血糖。由番薯葉裡含大量多酚類化合物,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進而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4. 燕麥
- 營養素:提供β-葡聚醣
- 進食建議:盡可能選擇不含鈉、糖或防腐劑的完整燕麥片。
- 作用:可改善膽固醇、調節血糖,預防心臟病發作或中風。
5. 堅果種子
- 營養素:含不飽和脂肪
- 食物例子:杏仁、花生、腰果
- 進食建議:每天1大湯匙(約杏仁5顆、花生10顆、腰果5粒);最好選擇無鹽、原味的產品。
- 作用:所含有的脂肪屬於為單元或多元不飽和脂肪,對改善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有正面助益。
海產、奶類及其他
1. 三文魚
- 營養素:含omega-3脂肪酸
- 更多食物例子:秋刀魚、鯖魚、土魠魚/馬鮫魚
- 進食建議:美國心臟病協會建議每週吃2次
- 作用:提供蛋白質,以及含能使心臟更健康的omega-3脂肪酸。
2.原味乳酪
- 含鈣、蛋白質、維他命D
- 進食建議:每週吃2次
- 作用:根據於《美國高血壓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高血壓成人攝取乳酪,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每週吃2次,冠心病或中風的風險減約20%。
3.黑朱古力
- 營養素:含白藜蘆醇、可可多酚
- 進食建議:應選可可含量70%或以上、不含糖與飽和脂肪、加工程序較少
- 作用:2020年一篇發表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期刊上的論文表示,每週至少吃1次朱古力的測試者,比起每週少於一次的人在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性上降低8%。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