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專訪|最早進手術室但最遲走 麻醉科醫生難忘搶救窒息病人:我們不只打麻醉針

更新時間:00:00 2023-07-17
發佈時間:00:00 2023-07-17

「麻醉科醫生不是只負責打麻醉針,在整個圍手術期,我們都要維持病人的生命。」香港大學麻醉學系臨床教授張志偉20多年前因為「多口」問了1句,最終誤打誤撞讀醫,成為麻醉科醫生至今。他表示麻醉科醫生的職責與大眾想像中不同,需要由手術前至手術後全程照顧病人,往往都是最早進入手術室但最遲離開的人,不是「只負責打麻醉針」,更不是大眾口中的「麻醉師」。

張志偉教授指,麻醉科醫生不是只負責打麻醉針。(褚樂琪攝)
張志偉教授指,麻醉科醫生不是只負責打麻醉針。(褚樂琪攝)

 

參觀醫學院想看屍體 因「多口」問1句入行

「其實我一開始從未想過做醫生……當時我已經取得生物化學的學位,但有日陪朋友到港大商科學院叩門,之後距離關門還有半小時,因為想看看真正的屍體,所以就到醫學院參觀一下。」張志偉教授憶述,當年放榜陪朋友參觀醫學院時,只是隨口問學院會否錄取自己,豈料院方邀請他下周見面,面試後即場取錄,如是者誤打誤撞修讀醫科。

他於1997年入讀港大醫學院,剛畢業時先選擇內科,後來轉到麻醉科至今,曾擔任香港麻醉科醫學院院長、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麻醉科部門主管等重要職位,至今行醫超過20年,成為麻醉科權威。

張志偉教授(左二)畢業後行醫,至今已超過20年。(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張志偉教授(左二)畢業後行醫,至今已超過20年。(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自嘲無天份成績一般 但對病人事事上心

張志偉教授坦言,自己並非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剛開始讀醫時曾因為英文太深而感到吃力。不過他稱「讀書唔叻有唔叻嘅好處」,即使在學習上遇到挫折,也很快釋懷並重新振作,「醫學院經常考試,不合格是平常事」,但他一直堅持,最終成功畢業。

雖然剛畢業時技巧未算最出色、知識不算豐富,但他自認是位態度好、事事上心的醫生。以前擔任實習醫生時,曾工作三十多個小時後才吃飯,吃完飯休息一下又再上班。「有時凌晨兩三點,病人突然感到胸口痛,我馬上為他做檢查。因為我比較『怕死』,檢查後才安心回去睡覺。」

實習期間,張教授首選內科,因沒被錄取,所以轉去由麻醉科管理的深切治療部。後來,他發現麻醉科涉及生理學、藥理學、維生系統等不同範疇的知識,比較適合自己,於是一直留在麻醉科。

張志偉教授畢業後投身麻醉科及痛症專科。(褚樂琪攝)
張志偉教授畢業後投身麻醉科及痛症專科。(褚樂琪攝)

 

最早入手術室但最遲走 麻醉科不只打麻醉針

有人以為麻醉科醫生只負責手術時打麻醉針。張志偉教授解釋,麻醉科醫生每次都最早進入手術室但最遲離開。在整個圍手術期,即是由病人決定做手術至手術後康復,包含手術前、手術中及手術後的一段時間內,都要照顧病人。

做手術前,麻醉科醫生要觀察病人的情況是否適合做手術,若未適合,就用藥物來調整身體狀況,並與病人溝通,告知手術風險及麻醉方法。手術時,他們要為病人全身麻醉,鬆弛進行手術的部位、維持生命指數,萬一出現不能呼吸、維生指數不正常等情況亦要即時處理。

「例如有病人車禍入院,最重要一定是麻醉科,因為要有我們維持病人的生命,外科醫生才能夠做手術,否則就是『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亡』,這樣有甚麼用?」。張教授指,手術後麻醉科醫生要令病人情況變穩定,包括運用藥物或痛症手術來紓緩病人術後的痛楚。

常被病人忽視 冀勿稱呼「麻醉師」

張志偉教授坦言,對外界而言麻醉科是一個陌生的專科,很多人認知不足,甚至稱呼他們為「麻醉師」。「有關稱呼問題我們同業已經討論了很多年,這是一個尊重的問題。雖然十多年來仍有不少人稱呼我們為『麻醉師』,但我們也有自己的專業,不是只負責打麻醉針和輔助其他醫生,應該要叫『麻醉科醫生』。」

問及被病人忽視的經歷,他不禁自嘲。多年前,有位病人接受甲狀腺手術後出現後遺症,流血不止,血塊壓著喉嚨令病人窒息。當時張教授為病人插喉急救,最終成功挽回一命,但病人康復後只答謝外科醫生,卻不知道自己的性命是由麻醉科醫生救回。「後來我在屯門遇到那名病人在擺攤檔,我認得她做手術留下的疤痕,不過她連我當時有份為她急救也不知道。」

張志偉教授指麻醉科醫生常被忽視。(褚樂琪攝)
張志偉教授指麻醉科醫生常被忽視。(褚樂琪攝)

 

合力搶救爆肝女子 體會團隊精神可貴

張志偉教授憶述,有次一名年輕女生踩單車時跌倒,身體撞向欄杆撞爆肝臟,需要進行緊急手術。當時他正在進行另一個手術,也被徵召幫忙。「那時候病人的情況不樂觀,要急召其他教授和醫生回來幫助穩定情況。當時我一直為病人急救,維持她的生命,幸好其他教授和醫生回來後一同處理,最後成功穩定病人情況。」

張教授指這次經歷十分深刻,因為感受到不同醫生一起合作的團隊精神,少了任何一人都處理不了。「如果只有我維持生命,沒有其他醫生穩定肝臟情況也不行;如果只穩定了肝臟,但維持不了生命也不行。」

談到最深刻的經歷,張志偉教授覺得是有次多名醫生合力搶救爆肝女子。(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談到最深刻的經歷,張志偉教授覺得是有次多名醫生合力搶救爆肝女子。(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對抗沙士感生命脆弱 見證全房病人一夜去世

談笑風生的張志偉教授,也曾因為生命在眼前逝去感到無力。「2003年沙士爆發時期,我已在深切治療部工作了數年,覺得自己應該甚麼也應付得了,所以就去幫忙照顧危重的沙士病人。」

他憶述:「那時候我們只會固定照顧4名病人,最深刻是我照顧的病人中有一名是孕婦。有次下班後回去,發現病人全換了。我正奇怪應該不會這麼快就轉回普通病房,原來他們在一晚之內全部病死。那一刻令我感到,一種無論怎樣努力也是徒勞的無力感。」

轉去私院接濟貧者 不收費用盡力救人

外界對私立醫院醫生的既定印象都是為了賺錢,但張志偉教授仍心存濟世為懷的醫者初心。被問到為何會離開公立醫院,他說除了想休息一下,另一個原因是私立醫院可以有更大空間幫助窮困病人。

「轉到私家醫院後,我見過不少痛症病人因為經濟困難無法求醫,甚至要借錢看醫生,我都會盡我所能幫助他們。以前在大學醫院工作時,收取的費用不能隨便減少,但現在我可以選擇少收甚至不收費用,利用我的自由度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張志偉教授轉到私立醫院,全因私院有更大空間幫助窮困病人。(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張志偉教授轉到私立醫院,全因私院有更大空間幫助窮困病人。(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Ronald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