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玩手機手腕疼痛恐患「媽媽手」中醫教2招快速止痛 附自測方法

更新時間:20:30 2023-10-31
發佈時間:20:30 2023-10-31

不是媽媽也會患「媽媽手」!除了長期手抱嬰兒,經常玩手機也會令手腕腫脹疼痛,引發「媽媽手」。註冊中醫師曹信恩向《星島頭條》分享「媽媽手」的治療方法,講解成因、症狀,並教2組伸展動作紓緩痛楚,預防肌腱發炎。

甚麼是「媽媽手」?成因是甚麼

「媽媽手」情況有多普遍?註冊中醫師曹信恩表示,最近接獲不少「媽媽手」病例,惟很多患者也以為無需治療,直至難以忍受時,才尋求協助,屆時或要考慮接受針灸及衝擊波治療了。

為何會有「媽媽手」?曹醫師指,「媽媽手」的正式醫學名稱是「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 Disease),屬於手腕的慢性肌腱炎。中醫認為,這是手腕過度勞損所致。由於拇指伸展動作過多或過於用力,例如抱著嬰孩時手腕過度彎曲,手腕肌腱滑膜因而變厚,壓迫外展拇長肌肌腱,導致肌腱黏連。

7類人易患媽媽手 常玩手機手腕易疼痛

曹信恩醫師指,除了媽媽之外,以下幾種職業,或經常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之人士,都經常會受此病困擾:

 

1招自測「媽媽手」症狀

如何知道自己有「媽媽手」?曹信恩醫師指,如果大拇指側的手腕處無法用力或持續疼痛,且因扭毛巾、寫字等使用拇指的動作,令痛楚加劇,就有機會患上媽媽手。

 

曹醫師指,若有懷疑,可透過以下方法作自我檢查:

  1. 把拇指放在掌心握拳
  2. 手腕往尾指側伸展
  3. 若手腕靠拇指的位置感到強烈的痛楚,便可能患上媽媽手

他提醒,如果「媽媽手」長時間放任,不進行治療,很可能形成腱鞘肥厚的現象,導致腱鞘囊腫。一旦形成凸起的腱鞘囊腫,痛症就容易反覆發作。

2個伸展動作 紓緩及預防媽媽手

曹醫師表示,要紓緩痛楚,就先要找出成因:是過度使用電話,還是重複性伸展拇指的動作所致。他教2組伸展動作,有助加強肌力及提升肌腱柔軔度,紓緩「媽媽手」症狀,步驟如下:

 

兩個伸展動作預防媽媽手:

伸展動作一

  1. 把手放在桌上,手掌朝上
  2. 舉起拇指和尾指,並以拇指尖輕輕按下尾指尖,令拇指根部及手腕有伸展感覺
  3. 保持動作6秒後放鬆,重複10次

伸展動作二

  1. 伸出手臂並作握手狀
  2. 把拇指彎曲到掌心
  3. 用另一隻手輕輕將拇指和手腕向下伸展,令手腕近拇指處有伸展感覺
  4. 保持動作15至30秒後放鬆,重複2至4次

如何治療「媽媽手」?

曹信恩醫師表示,中醫認為,「媽媽手」主要是手腕部過度勞損所致,有兩大治療方向:

1. 針灸治療:放鬆肌腱

  • 針灸位置:陽溪穴及列缺穴;循經脈或肌肉向手肘方向觸摸時,如發現激痛點則會加針
  • 針灸作用:放鬆手腕部的肌肉,緩解局部腫脹疼痛

2. 衝擊波治療:促進肌腱修復

  • 運作及作用:衝擊波治療是一種高能量的再生治療,藉由先進儀器產生震波,打在有問題的受傷的外展拇長肌肌腱韌帶上,令身體感應到衝擊波信號,促進修復肌腱韌帶的過程。

曹醫師表示,「媽媽手」屬於超淺層筋膜沾黏發炎,使用衝擊波的聚焦式震波有良好療效。而且衝擊波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過程中沒有傷口。

他強調,預防遠勝於治療,最重要的是讓雙手多休息,少做一些會加劇拇指疼痛的動作,或減少不必要的發力,才能避免過度牽拉肌肉。

 

延伸閱讀:腕管綜合症3大症狀及紓緩方法

相關文章:

玩電腦手機易有彈弓指媽媽手? 中醫教1招自測症狀+4大止痛法

27歲港男長期玩手機維修水喉 手腕腫痛要做手術 (附預防方法)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