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男跑步暈倒 一驗已大腸癌4期兼擴散 忽略3先兆惹禍 大便現1形態速求醫

更新時間:13:49 2024-06-27
發佈時間:13:49 2024-06-27

癌症年輕患者越來越多,別漠視身體的變化!有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22歲男子跑步時突然昏倒,送院後竟驗出患有大腸癌,更已是第4期。但原來早有先兆,他忽略身體3大病徵,導致癌症惡化至晚期。醫生提醒,若大便出現1種形態,務必盡快求醫檢查!

22歲男跑步暈倒 揭大腸癌4期兼擴散

綜合台媒報道,台灣義大醫院一般醫學外科主任、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生陳致一分享病例指,該名22歲男大學生原本正在操場跑步,突然昏倒後被送往急症室,急救後回復清醒。不過,抽血報告卻發現其血紅素只得一般人一半的水平,屬嚴重貧血。醫生遂安排他進一步腹部電腦掃瞄檢查,並在大腸裡發現了一顆大腫瘤。

轉到大腸直腸外科後,陳醫生立即安排進行腹部探查手術,發現那顆腫瘤直徑竟達7cm,確診患上大腸癌。禍不單行的是,他的病情已屆第4期,癌細胞更擴散至淋巴、肝臟等多個位置。雖已即時安排化療與標靶治療,可惜治療反應並不理想,已在使用第4線藥物,命懸一線。

大腸癌12大症狀⬇⬇⬇

忽略3先兆致延誤治療 大便現1形態速求醫

為甚麼到了晚期才發現患癌?陳致一醫生表示,該名男子不煙不酒,不愛吃紅肉,更無大腸癌家族史。看似沒有高危因素,但危機早在半年前就出現。他近半年來排便習慣有很大的改變,從每天都有排便變成隔3、4天才去一次,排出的大便也由糯米腸般粗,變成如熱狗腸的幼細。此外,他明明沒有刻意減肥,體重卻急跌了15kg(約33磅)。

陳醫生指出,大腸癌症狀包括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大便變細、血便,以及想解便卻解不出。該男大生就中了其中3個症狀,惟他不知道這些皆是警號,因而錯失了治療先機。因此,陳醫生提醒,如果在這5大症狀當中出現了3樣,就要盡快求醫檢查,方能及早發現與治療。

排便出現6大變化恐患大腸癌?

根據本港癌症網上資源中心資料,早期的大腸癌可能全無症狀。不過,若大便或排便習慣出現了以下6大變化,就應注意患上大腸癌的可能性:

  1. 大便帶血
  2. 大便呈黑色
  3. 大便帶黏液
  4. 持續便秘
  5. 持續腹瀉
  6. 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

此外,若體重無故下降,或者出現下腹發脹、腸絞痛、手腳冰冷、疲倦、心跳加速、氣喘、面色蒼白或頭暈,這些都可能是大腸癌的徵兆,須多加警惕。

大腸癌成因是甚麼?常吃紅肉易引發?

大腸癌為全球及本港亦為第2大致命癌症。據本港醫管局資料,大腸是消化系統的最後部份,分為結腸與直腸。大腸內壁細胞有時會出現不正常生長,出現息肉、潰瘍或其他形態的腫塊,少部份腫塊可能發展成為惡性腫瘤,演變為大腸癌。

甚麼因素易引發大腸癌?⬇⬇⬇

 

 

拆解大腸癌8大風險因素

生活習慣

  1. 平日飲食時纖維含量不足
  2. 常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類
  3. 缺乏體能活動
  4. 身形肥胖
  5. 有飲酒及吸煙習慣

自身體質:

  1. 患有「家族性大腸腺瘜肉病」或「連氏綜合症」等遺傳性腸病
  2. 患有「潰瘍性結腸炎」
  3. 有大腸瘜肉或有大腸癌家族病史

為何年紀輕輕也患癌?癌症年輕化成全球趨勢

年輕人也要小心患癌風險。一項由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和蘇格蘭愛丁堡大學聯合進行的研究顯示,在1990至2019年間,全球209個國家的早發性癌症(50歲以下人士患癌)的發病率持續上升,30年間的升幅接近80%。研究人員推論,導致癌症年輕化的主因包括高危飲食(紅肉攝取過多、水果攝取不足、高鹽飲食)、喝酒及吸煙。

延伸閱讀:全球年輕癌症患者急增8成!醫生揭7大元兇 常喝1飲品每天增18%風險

 

延伸閱讀:腸胃科醫生從不吃1類麵包?6大食物傷腸胃 這種引發大腸癌率高20%

相關文章:

吃1種早餐食物等於吞一級致癌物?4位腫瘤科醫生不吃6食物 恐增患腸癌前列腺癌風險

身體加速衰老易患4類癌症 年輕人患腸癌風險高60% 推介抗衰老食物

30歲女網紅便秘肚痛 確診晚期大腸癌1年逝 生前不足80磅 小心腸癌12大警號

1個時段吃晚飯增患大腸癌風險!研究揭患腺瘤瘜肉風險高46%

癌症名醫推介10大防癌食物 1類食物防3種癌 患大腸癌胃癌死亡率減50%

身體10大癌症警號!腰背痛大便變幼恐患癌?養成5習慣風險減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