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壓|52歲港男常熬夜失眠 飲食失調血壓過高 中醫調理2個月回復正常

更新時間:17:06 2024-09-30
發佈時間:17:06 2024-09-30

香港人工作壓力大,加上飲食生活作息失調,高血壓問題年輕化。原發性高血壓為港人常見心血管疾病之一,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的患者深受困擾。本港一名52歲男子因熬夜等習慣致血壓過高,經調理2個月後回復正常水平。到底高血壓常見成因是甚麼?中醫會如何治療,幫助患者擺脫長期服藥的困境?

常熬夜血壓過高 調理2個月回復正常

52歲港人謝先生長期身處北京,須與國外客戶接洽工作,因而經常在凌晨開會,日夜顛倒,更有失眠疲乏、飲食失調和過量等情況。在恆常身體檢查的時候,發現血壓達到180/120mmHg。西醫建議他先通過調整生活模式幫助降低血壓,若仍然無法達到目標,則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

【同場加映】高血壓影響及症狀

謝先生經過一輪減磅後,仍然無法降低血壓,因此接受中醫中藥治療。經過3天治療後,謝先生的血壓已經降到150/111mmHg。經過2個月的中藥和針灸治療後,血壓逐漸回落到在110/90 mmHg左右。跟進時也一直維持良好的血壓,毋須開始降血壓藥療程,而且失眠疲乏也在治療中得到改善。

甚麼是原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指的是血壓高於140/90mmHg,但沒有繼發性誘發因素的高血壓。目前的發病機制還不太清楚,但很可能是多種遺傳和環境因素,對⼼⾎管、腎臟功能和結構的綜合效應所致。若一直忽視或者血壓維持不佳,長期會導致「終末靶器官」受損,例如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左心室肥厚、高血壓視網膜病變,甚至引發高血壓急症,增加死亡風險。

面對原發性高血壓,中醫擁有豐富的治療經驗和方法,不少剛剛發現有原發性高血壓的患者,經一定的中醫療程後,病情都會慢慢平穩,甚至可以停止長期服用的降血壓藥。

高血壓成因是甚麼?

「原發性高血壓」的成因複雜,交感神經系統、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漿容積等多重因素疊加所導致。隨著年齡增長,血管的彈性逐漸退化,加上高油鹽飲食、熬夜、缺乏運動、失眠等長期的生活習慣不良,也會導發原發性高血壓。

中醫如何治療原發性高血壓?

對於「原發性高血壓」,中醫認為其與肝陽上亢、氣陰兩虛、氣滯血瘀等因素密切關係。因此,治療原則主要從平肝潛陽、滋陰益氣、行氣活血等方面入手。

在治療過程中,中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辨證論治。例如像謝先生一樣,單純地改變生活模式,無法讓血壓下降的患者,醫師會選用針灸,先針對背部的五臟穴進行針刺,配合拔罐,進行五臟氣血調動的治療。至於是氣陰兩虛的患者,則會選用黨參、玉竹等中藥進行養陰益氣的治療。

居家降血壓方法 推介足浴通血管

國醫大師鄧鐵濤專為高血壓患者設計了居家浴足方,旨在簡便有效地幫助患者控制血壓,大大提升了治療的便捷性。

 

降血壓方法 居家浴足方

材料:

  • 懷牛膝、川芎各30g;天麻、鈎藤(後下)、夏枯草、吳茱萸、肉桂各10g。

功效:

  • 方中的懷牛膝、川芎、天麻、鈎藤、肉桂、吳茱萸和夏枯草等中藥,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均有助降血壓。
  • 懷牛膝、川芎和吳茱萸能促進排尿;鈎藤調節鈣平衡;肉桂則舒張外周血管,減輕血管阻力。共同達到益腎平肝、引火歸原的效果。

使用方法:

  • 每日一劑,加水2000ml煮沸後,再煮20分鐘。
  • 待水溫適中(夏天38-41℃,冬天41-43℃),倒入恆溫浴足盆,浸泡雙腳30分鐘。
  • 建議上午和下午各泡一次,連續2周為一療程。

適合對象:

  • 適合高血壓見頭暈、頭痛、胸悶等症者浸泡。

注意事項:

  • 確保水溫適中,避免過熱或過冷,根據個人耐受力調整水溫,時刻注意水溫變化,避免突然的高溫刺激。
  • 合理安排足浴時間,一般建議在15-30分鐘之間,根據自身情況和需求調整時間,避免過度浸泡。
  • 兒童、孕婦、糖尿病患者,以及有特定疾病的人士,在足浴前應諮詢中醫師意見。
  • 注意足部的清潔和乾燥,避免水分殘留令細菌滋生。
  • 在足浴過程中,如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並尋求幫助。

穴位按摩降血壓

另外,四肢具有諸多穴位,其中不少穴位有降血壓作用。同時按揉以下2個穴位亦能夠有效幫助高血壓患者進行保健。

1. 內關穴

  • 位置: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手心朝上握拳,從掌橫紋上3指處,手臂內側兩條筋之間按壓有酸脹感的位置。
  • 功效:內關穴是心包經的重要穴位,能調節血管收縮舒張,不僅調控血壓,還廣泛保健心臟健康,具有寧心安神、和胃順氣、寬胸止痛,是心腦血管的重要保健穴。
  • 按壓方法: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對內關穴進行定點按揉。
  • 按壓次數:每次按壓100次左右,或者直到感覺輕微的痠痛為度。

2. 太衝穴

  • 位置:位於足背側,第1、2跖骨間,跖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中。又或者,在坐著或仰臥時,在腳背沿著第一趾和第二趾間的橫紋向上推動,感覺到有一凹陷處或動脈搏動處即是。
  • 功效:太衝穴是肝經上的關鍵穴位,其獨特之處在於能疏肝理氣、平肝降逆,直接幫助血壓調控。此外,它還能清肝明目、緩解肝鬱、平衡情緒,對高血壓伴隨的頭痛、眩暈等不適有緩解之效。
  • 按壓方法:可以用中指或拇指的橈側端(外側)在太衝穴上回旋按壓,以出現酸脹感為度。
  • 按壓次數:每天1至2次,可配合內關穴進行多次按壓,以達到更好的保健效果。

    撰文:苗康集團國家執業中醫師 陳弘翊

     

    延伸閱讀:專家教飲食8招 減鹽排鈉防高血壓

    編輯:陳思雅

    ---

    相關文章:

    25歲男高血壓肥胖 醫生教少吃1類食物 激減20kg更擺脫血壓藥

    76歲醫生沒三高慢性病 靠4招降血脂血壓 1類菜是「血管清道夫」

    高血壓飲咖啡死亡率高105% 醫生揭9類人不宜喝咖啡 恐致中風/心律不正/焦慮症

    50歲港男常頭痛肩頸痛 確診高血壓揭1姿勢所致 中醫拆解成因症狀+推介降血壓食物

    比吃血壓藥更快!按摩2部位30分鐘即可降血壓 100歲長者也這樣做

    港男30歲已患高血壓 重達200磅服藥16年 靠3招激減50磅成功降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