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血脂血糖超標 晚餐戒吃2物逆轉病情 血脂大減78%4個月減13kg
發佈時間:11:55 2025-04-01 HKT

一名男子因超重求醫,醫生發現他的血脂、血糖等多項指數超標。不過,自他聽從醫生吩咐在晚餐戒吃2種食物後,不但成功在4個月減去13kg,血脂更大降78%。
男子血脂血糖超標 晚餐戒吃2物逆轉病情
家醫科醫生李思賢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該名男子從小偏肥胖,體重最高為120kg,兩年前因工作壓力大和生活作息混亂,導致體重不斷上升。他首次求醫時,醫生為他安排抽血檢查,發現血糖水平升高至8.3%(正常應低於5.6%),而且有肝功能異常、尿酸過高等問題,最嚴重是胰島素阻抗現象極為突出,其數值遠超標準範圍,顯示他身體長期處於高胰島素水平,卻無法正常發揮作用的狀態。
經醫生詢問後發現,沉重的工作壓力使他沒有關注自身健康,晚餐經常攝取大量精緻澱粉與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例如公仔麵和外賣飯盒,逐步引發嚴重的代謝紊亂,甚至外觀看起來亦都沒有精神、皮膚明顯暗沉和沒有光澤。
壞膽固醇/好膽固醇何謂理想?
其後,該男子透過調整飲食習慣、作息規律,並服用藥物及營養劑,最重要是戒掉晚餐常吃的泡麵與便當。4個月後,他的血糖、血脂、胰島素阻抗、血壓和尿酸都明顯改善。當中,糖化血色素從8.3%降到5.5%,三酸甘油脂更從783 mg/dL,降至175 mg/ dL,大跌78%,體重也減去13.2 kg,甚至氣色明顯紅潤,整個人更有精神和光澤,連皮膚都得而改善。
甚麼食物致三酸甘油脂上升?可致血液膽固醇升高
甚麼是高血脂?高血脂是指身體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高於正常值、好膽固醇過少或壞膽固醇過高。根據本港醫管局資料,三酸甘油脂是由甘油和脂肪酸合成,體內大部份脂肪組織均由三酸甘油脂構成,建議體內的三酸甘油脂含量應低於2.0mmol/L。食物中的脂肪酸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若吃過量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會令血液膽固醇升高,換言之亦會令血脂上升,增加患上糖尿病、中風及心血管病等風險。
飽和脂肪的食物:
- 動物脂肪:例如牛肉、羊肉、豬肉、家禽、牛/羊脂、豬油及奶製品(例如芝士、忌亷及全脂奶)
- 熱帶油:例如棕櫚油、棕櫚核仁油及椰子油
- 飽和脂肪的攝入量應少於每日所需總能量的10%(約20克)
至於要如何判斷血液中的膽固醇量,據衞生署資料,高膽固醇定義是總膽固醇(mmol/L)低於5.2、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的mmol/L低於3.4、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的mmol/L高於1.0。至於症狀,高膽固醇初期毫無症狀,難以察覺。若體內膽固醇過高有何影響?如何為之正常膽固醇水平?
膽固醇過高恐收窄血管 如何才算超標?
根據衞生署資料,一旦體內膽固醇過高,就有可能令血管變得狹窄,甚至形成閉塞,導致中風或心臟病。膽固醇可以分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保持壞膽固醇低於3.4 mmol/L、且好膽固醇於高1.0 mmol/L,就屬於理想水平。
據食安中心資料,膳食膽固醇存在於大部分動物源性食物(蛋白除外)。人們常常以為飽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會有大量膽固醇。事實上,食物中的飽和脂肪含量與膽固醇含量並無關係。例如,蝦就是膽固醇含量高(每100克含180毫克膽固醇)但飽和脂肪含量低(每100克含0.4克飽和脂肪)的食物。
專家履歷:李思賢
台灣家醫科醫生,專長糖尿病與常見慢性疾病、低糖減重、針灸、點滴療法。
延伸閱讀:哈佛推薦11種食物降血脂 每天吃這種降10%膽固醇 燕麥堅果也上榜!
---
相關文章:
肝指數/血脂/血糖3周後全下降 全因吃這1種蔬菜!醫生教最佳食法
醫生大推1款湯防中風 降血脂降膽固醇2周見效!死亡率減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