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確診末期腸癌卻奇跡存活18年 台星施心慧抗癌全賴4大秘訣(附防癌食物)

更新時間:15:19 2022-09-20
發佈時間:15:19 2022-09-20

末期癌症患者有希望!大腸癌為本港第2號癌症殺手,新症數字每年遞增。台灣69歲女星施心慧18年前確診患上末期大腸癌,醫生更斷言她最多只剩下3個月壽命,但她最終存活18年至今,並從未復發。最近她分享患病經歷指,是靠4大秘訣抗癌。

靠4招抗癌 18年來不復發

施心慧在節目《命運好好玩》中分享,指自己於2004年時體重暴跌18公斤,一日排便6、7次,求醫後曾被誤診為腸躁症。施心慧又指,由於當年不流行照大腸鏡,故拖了一年,直至出現血便才再度求醫。不過,她當時已被診斷出患上大腸癌第4期,存活率為18%,只剩3個月壽命,病情極不樂觀。

施心慧指,幸而後來做手術時,醫生發現其大腸癌原來只屬第3期;切除卵巢、子宮及15cm大腸後,已漸漸康復過來。她又透露,自己患癌後一直靠4招抗癌,成功存活了18年,至今從未復發。

4大抗癌秘訣包括:

  • 正規治療
  • 堅持正常進食
  • 不要過份擔憂病情
  • 多活動身體

常吃紅肉加工食物易增風險

台灣營養師余朱青曾在其facebook專頁指出,年齡增長、飲食及生活習慣、煙酒、肥胖、遺傳基因等因素,也是引發大腸癌的主要因素。常見症狀包括大便習慣改變、出現便血、貧血、腹脹、體重減輕、腹部有腫塊等,惟發病早期幾乎全無症狀。若有家族病史或發現以上症狀,宜及早求醫,並定期檢查身體。

預防大腸癌,可從飲食習慣入手,譬如多攝取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的新鮮蔬果。余朱青指,膳食纖維促進排便,有助腸道蠕動,也可減少食物停留腸道過久,繼而引發癌症的機率。多吃高纖食物,有助減低發炎反應,並預防大腸癌。

另外,應避免吃加工食物,高糖食物、低纖食物,少吃或避免吃高脂的紅肉、燒烤食物。除了飲食習慣 ,也要改變生活習慣,例如定期運動、維持正常體重、避免吸煙、勿熬夜,以及適量飲酒,小酌即可。

15種高纖食物預防大腸癌

減低患大腸癌風險,余朱青推介以下15種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的食物:


引發大腸癌高危因素

大腸癌在本港致命癌症中排第2位。根據本港衞生署的資料,大腸癌大多由一顆細小的瘜肉開始形成。瘜肉通常為良性,但有些會慢慢演變為癌症,這種變化可以歷時10年或以上。若不及早治療,癌細胞會侵入和破壞附近的器官,還可經血液和淋巴系統擴散至身體各部位。

大腸癌的風險因素包括飲食中的纖維含量不足、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食、缺乏體能活動、肥胖、飲酒和吸煙。據統計,以下人士患大腸癌機會較高︰


大腸癌常見症狀

衞生署指,大腸癌在病發初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而病徵往往與其他腸道疾病相似。常見病徵如下: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