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白藍|又一山人憑紅白藍獲設計獎金獎 點解紅白藍能代表香港人?
發佈時間:19:04 2022-10-31 HKT

「愈困難的時刻,就愈需要好的設計。」香港設計中心主席嚴志明認為,在不確定性的世界裏,設計往往是撫慰人心甚至讓城市復甦的關鍵因素。故此疫情肆虐下,由香港設計中心主辦的《DFA設計獎》並沒停下來,今年設計獎的四大獎項已剛新鮮熱辣揭曉,在「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九個獲金獎的項目中,香港跨領域藝術家又一山人的作品《香港前行》是其中之一。
《香港前行》由又一山人聯乘太平地氈合作設計,是一件面積約三米乘六米的手工織物,呈現港人熟悉的紅白藍綫條圖案,該作品亦曾在2022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上亮相,其特別之處是表現出光滑與褶皺並存,形象化地表達了香港這城市的曲折歷程,藝術家也欲借紅白藍的特質,象徵我城的精神:堅韌、適應力強和不屈信念。
回鄉探親必備
說到紅白藍織物,其最早出現於1960年代的香港建築工地,由日本經台灣傳入,並由香港華藝帆布老闆李華將其發揚光大。紅白藍為聚乙烯尼龍帆布物料,雖是廉價品,卻因其堅韌耐用,大受港人歡迎。尤其是當年港人回鄉探親時都會攜帶大量的物品,李華因此以紅白藍膠物料製作成膠袋,其輕巧耐用的特性大為港人喜愛,自此紅白藍袋便成為港人回鄉探親時的必備膠袋,也成為了香港人的身分象徵。
至於以藝名「又一山人」於藝術界創出名堂的黃炳培,在1994年為導演王家衛的電影《重慶森林》設計海報,運用了紅白藍元素而一舉打響名堂,自此紅白藍便經常出現在他的作品中。他在2001年起推出一系列以「香港建築」為名的個人創作系列,2005年更以紅白藍作品《紅白藍︰飲杯茶.傾過飽》參加威尼斯藝術雙年展,將「紅白藍」這本是廉價物的形象,帶上國際藝術舞台,並付予其一種全新的藝術價值及象徵意義,帶起一片紅白藍熱潮,如「歌神」許冠傑在2004年的演唱會中,便以一身「紅白藍」舞衣出場;2007年法國高檔品牌路易威登亦曾以紅白藍設計挽袋,雖曾惹來小風波,卻無疑令「紅白藍」這香港的象徵圖案,衝出了國際舞台。
圖片:香港設計中心、星島圖片庫、網上資料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