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連日大跌 高盛稱僅暫時現象 摩通唱反調 料受累需求下降

更新時間:18:05 2023-10-06
發佈時間:18:05 2023-10-06

國際原油價格連續兩日大跌,其中紐約期油周四收報82.31美元,跌1.91美元或2.3%;倫敦布蘭特期油收報84.07美元,跌1.74美元或2%。對於油價何去何從?大行高盛認為,近期油價大幅回落或只是暫時現象,並指最近美國汽油需求大降的數據,未有反映真實情況;不過,摩通及中信建投則預計原油需求下降,將導致油價遭拋售。

高盛料明年油價升至100美元

高盛指出,市場誇大了對高息引發經濟衰退的擔憂,認為美國經濟仍在「軟着陸」的軌道上;而周三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美國汽油庫存大增,而且一項需求指標放緩至25年以來季節性最低水平,但一些替代指標則顯示汽油需求仍較健康。

該行又預測,明年春季布蘭特原油將升至100美元,但指原油價格大幅上升可能需要汽油利潤率回升、金融狀況企穩及庫存下降這三個驅動因素。

另一大行摩通一份報告則顯示,隨着美國債息升至2008年金融危機前所未見的高位,全球經濟正面臨陣痛,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加劇,美元匯率飆升也使大多數買家認為大宗商品價格過於昂貴,因此該行預計今季原油需求將會下降,並指「即使油價9月突破每桶90美元,年終目標仍然是每桶86美元」。

摩通預計,即使油價9月突破每桶90美元,年終目標仍然是每桶86美元。
摩通預計,即使油價9月突破每桶90美元,年終目標仍然是每桶86美元。

EIA月報反映產量增、需求跌

對於油價下跌,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董丹丹亦認為,這與美元走強及投資者獲利有關,加上歐美更長時間維持高利率,亦對油價有潛在利空影響,而一份美國能源部(EIA)月報則是油價拋售的開始。

美國能源部於9月底公佈一份EIA—PSM報告顯示,美國原油產量於7月份升至每日1,299萬桶,按月增長0.7%,為2019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報告又顯示,美國7月石油需求按月跌至每日59.2萬桶,汽油需求亦按月跌至每日901萬桶,兩者均為4月以來最低。

另外,有多個策略師認爲,油價與美元兩者之間的關係將繼續「拗手瓜」,因為從供應來看,產油國仍然保持供應緊縮的姿態,部份機構預計原油將繼續受到支撐,因此本輪調整幅度或不會很大。

相關文章:

加息預期再升溫 本地地產股捱沽 新世界績後遭大行唱淡

---
星島X理大攜手推動永續發展 「ESG認證計劃暨嘉許禮」2023  把握報名機會 https://bit.ly/45kDhn5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