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港大預料人口老化致骨折個案增加 專家教路預防 把握「儲骨」黃金期|港醫講醫

更新時間:11:45 2024-03-26
發佈時間:11:45 2024-03-26

最近香港大學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進行了一項全球骨折調查及預測,發現近10多年來,雖然世界很多地區的骨折風險有下降趨勢,然而隨着人口老化問題漸趨嚴重,預計到了2050年,全球的髖骨骨折數目不僅會反彈,更會直線上升——數字將會是2018年的2倍,這些如「海嘯」般上升的骨折病例將迎面而來,其中更以男士的增長較女士明顯。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很多人以為骨質疏鬆是女性「專有」疾病,但其實男士也會患上骨質疏鬆,只是風險較女性低而已。如果有留意新聞,就會知道近幾年不少知名男藝人也不幸患有骨折。


無聲殺手 影響身心

骨質疏鬆像是無聲無息的殺手,發生時可以完全沒有病徵。很多人患上骨質疏鬆,自己卻懵然不知。但當稍一不慎跌倒,出現髖骨骨折,那麼患者1年內的死亡率便可高達五分之一。對某些人來說,死亡並非最可怕,更可怕的是活着但不能自理。很多髖骨骨折病人,因骨折而活動力大減,甚至需要在輪椅或牀上度過餘生。大約四分之一的髖骨骨折病人因此需要入住安老院舍。還記得在一個公開健康講座,有位坐在輪椅的患者說自己以前非常喜歡跳舞,但因為髖骨骨折,現在每天都非常疼痛,需要服用止痛藥,連站起來都有困難,更不用談跳舞了。因此,骨折除了影響生理,亦會影響心理健康。

它不止是一個醫療問題,更是一個社福問題 :香港是人口老化的城市,一般安老院舍的輪候時間往往可達數年,其間若骨折患者需特別照顧,家人就要分擔,然而照顧者的情緒與壓力,亦足以構成嚴重的個人及社會健康問題。

由於醫療資源有限,現時公立醫院的骨折管理一般只能着重「次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即集中治療及管理已有骨折的病人。而「初級預防」(primary prevention)方面,公立醫院實在沒有太多資源為那些只患有骨質疏鬆、但未出現骨折的病人作出合適的治療及管理。對於這一群病人,我們又該如何照顧?


初級預防的重要

近年政府大力推廣基層醫療,目的就是在社區管理一些常見及簡單疾病。例如簡單的骨質疏鬆,便可由社區家庭醫生處理。而比較複雜的骨質疏鬆,例如伴有併發症的,則可向專科醫生求診。

另外,教育對於預防骨質疏鬆非常重要——對於長者來說,很多人誤以為骨質疏鬆是避無可避、也無法醫治,但其實骨質疏鬆是既「可防」,亦「可治」的。預防方面,我們可以多做負重運動,在飲食中多攝取鈣質,每日在清晨或黃昏曬15分鐘太陽,減少吸煙及飲酒,都可增強骨骼及減少骨折風險。由於骨質密度有如銀行儲蓄一樣,年輕時儲多點,退休便可安枕無憂。因此,年輕人別以為骨質疏鬆與自己無關,或等到年老才補救。若能及早「儲骨」,年長時患上骨質疏鬆的風險就會降低。

治療方面,很多人以為鈣片能治療骨質疏鬆,但其實它只能輕微提升骨質密度,而無法醫治骨質疏鬆。現在市面上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可謂五花八門,除了口服藥外,亦有針劑治療,醫生及藥劑師會對不同病人作出不同建議。


「可防」亦「可治」

雖然骨質疏鬆就像計時炸彈般不動聲息,但其實可及早發現。雙能量X光骨質密度檢查是臨牀上對骨質疏鬆診斷的黃金標準。但一般在公立醫院排隊,至少要等半年或一年以上。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研究團隊最近就研發了一個華人骨質疏鬆篩查問卷,只需回答3條簡單問題,便可預測你的骨質疏鬆風險。如發現骨質疏鬆風險偏高,我們會建議進一步接受雙能量X光骨質密度檢查。如不幸確診骨質疏鬆,則建議患者立即到家庭科醫生求診及接受治療。

請謹記「骨折影響你身心,及早食藥打支針。」如有任何疑問,可向你的家庭醫生查詢。


文: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副教授張正龍

本欄歡迎院校學者投稿,分享個人學術見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為限,查詢及投稿請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4年3月26日教育版專欄「知識轉移」。

延伸閱讀:

我們何去何從? 21世紀青年精神健康新挑戰|港醫講醫

紓緩治療的核心 舒適無憾地走完人生最後一里路|港醫講醫


--

《星島申訴王》一周年生日送大禮,正舉行問卷調查,參加者有機會獲得足金串飾、Rasonic 電飯煲、英皇電影禮券及一田超市現金券,點擊答問題贏大獎:https://bit.ly/3P4s70j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