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漢賢 - 心流與最佳狀態|談經論學

更新時間:12:10 2024-04-26
發佈時間:12:10 2024-04-26

無論是求學,還是工作,狀態好壞都十分影響我們的表現和心情。近年,很多人都推崇「心流」(flow),認為只要我們進入該心智狀態,無論從事甚麼活動,生產力和滿足感都能大大提高。何謂心流,概括而言,是指當人們專注一致地從事當前的活動,投入得像失去自我意識和時間感,是一種全然沉浸在當下的心智狀態。

「心流」是很理想的狀況,但可遇不可求,不是每個人都能經歷到的。EQ之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與心理學教授卡利.查尼斯(Cary Cherniss)便在最近出版的同名新作中,提到另一個他們認為更值得推廣的心智狀態——「最佳狀態」(Optimal)。「最佳狀態」並不像「心流」般渾然忘我和難求,是更可控和具持續性的。而處於最佳狀態時,人們同樣可以更有生產力、投入、具創造力、感覺良好及看法積極。

既然說到這麼好?那如何才能令我們在更多時間處於「最佳狀態」呢?三句不離本行,EQ之父丹尼爾提出的關鍵,還是在於情商(EQ)。他提出4個向度(情商4象限)來提升EQ,並能藉此讓人們長期處於最佳狀態,當中包括:

第一,自我覺察(自己、所知),如通過靜觀等練習,覺察自己的情緒及了解情緒如何影響我們的想法、感受與行動等;第二,自我管理(自己、所做),通過不同的工具(如培養成長型思維等),有效管理我們的情緒,不讓負面的情緒妨礙我們的活動,增強行動力;第三,社會覺察(他人、所知),這點可藉「同理心」一詞概括之,讓我們理解他人對事情的想法、感受,並關心他們的福祉;第四,社會互動(他人、所做),通過良好的人際關係互動,包括指導他人、解決衝突、促進團隊合作及激勵他人等。

丹尼爾認為,只要從這4方面增強我們的情商,那不止是在做某件事時,而是整天都較容易處於高生產力、創意和滿足感的「最佳狀態」。

電郵:[email protected]


馮漢賢
作者為中學副校長、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獲獎老師、卓師會德育及公民教育範疇召集人。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4年4月12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馮漢賢 - 久坐的常態|談經論學

馮漢賢 - 提升考試力的三點|談經論學

馮漢賢 - 沒了記憶 還剩甚麼|談經論學

馮漢賢 - 堅持與放棄之外一天進一步|談經論學

馮漢賢 - 協助學與教的好幫手|談經論學


--

《星島教育》2024 DSE最新考試資訊、教材及備戰攻略: bit.ly/ST_DSE2024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