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漢賢 - 校慶慶祝 所為何事|談經論學

更新時間:15:42 2024-06-21
發佈時間:15:42 2024-06-21

吃大餐、送禮物、切蛋糕,是人們慶祝親朋好友生日的常見方式,這既是一種溫情祝福的表達,也是一種儀式感的體現。除了人的生日會慶祝外,不少組織機構的生日也會慶祝,學校就是其中的例子。

學校的生日,稱為校慶。一般是以「年」(如校慶50周年)而非以「日」計算的,因此稱「生年」或許較稱「生日」更為合適。曾聽過「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的說法,即逢創校5、15、25周年,該學年學校就會有些較小型慶祝活動;遇到創校10、20、30周年就會有較大型的慶祝活動了。當然,不同學校的做法或略有不同。

一般而言,校慶慶祝會包含不同類型的活動,如開放日、嘉年華、校慶典禮、一些以校慶為題的比賽(如校慶徵文或標語創作比賽)和聚餐等。

與慶祝人的生日相似,其中的目的也是創造機會及儀式感,讓學校的不同持份者(如老師、學生、校友和家長)能聚首一堂,共度美好的時光,亦為學校送上祝福。當中也偶有額外收穫,如在活動中重遇從事不同行業的舊生,日後在學校為學生舉辦生涯規劃活動時,可邀請他們回來分享。

此外,不少學校也會藉此作為推廣學校的機會,如中學邀請小學參與校慶比賽,或在開放日讓坊眾及鄰近小學的學生及家長參加,順道參觀校園,為他們接着升中選校提供更多資訊。

以上是校慶活動的目的和意義,然而,有一點也要留意,無論校慶活動是大型或小型,都需要教職員事先作不少準備,因此,學校在籌備校慶活動的同時,也須規劃得當,不會影響學校的日常工作。

電郵:[email protected]


馮漢賢
作者為中學副校長、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獲獎老師、卓師會德育及公民教育範疇召集人。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4年6月21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延伸閱讀:

馮漢賢 - 與時並進的家教|談經論學

馮漢賢 - 偏誤與雜訊|談經論學

馮漢賢 - 目標以外 人生以內|談經論學

馮漢賢 - 心流與最佳狀態|談經論學

馮漢賢 - 久坐的常態|談經論學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