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芝 - 關注子女精神健康|家長教室
發佈時間:12:48 2024-11-26
近年學童的精神健康問題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教育局在學校推行「校園.好精神」計劃及《4Rs精神健康約章》,學校落實各項推廣學生精神健康的措施和舉辦活動,以培養學生的正向思維。《約章》四大要素包括:休息(Rest)、放鬆(Relaxation)、人際關係(Relationship)及抗逆力(Resilience),家長亦可協助子女提升精神健康:
休息:家長可協助子女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保持作息定時的生活規律。與子女定立活動時間表,優次有序在學習、活動、娛樂及休息等範疇分配時間,學習時間管理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時能提升休息的質量。家長可在休閒時間陪伴子女做手工、玩桌上遊戲、聽音樂等,健康的娛樂活動能令腦部分泌安多酚,產生快樂的感覺。
放鬆:家長可鼓勵子女做適量運動,每周進行3至5次45分鐘的運動,能為精神健康帶來益處。運動能令大腦製造血清素,有助改善情緒,減少並預防抑鬱,緩解焦慮及降低壓力水平。家長亦應容讓子女擁有Me Time。當子女遇到壓力或緊張時,家長可以指導他們作一些放鬆練習。
人際關係:研究指出,父母的情感關愛與孩子應對逆境的能力、自我價值和能力感,以及自我調節能力有直接關係。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有效管教的基礎,能令子女產生安全感,家長要安排優質的親子時間,專注地以子女為中心,與子女傾談和了解他們關心的事,用心聆聽及回應他們的需要,讓子女感到自己被呵護及重視。
抗逆力:抗逆力其中一個重要元素是樂觀感。若家長想培養樂觀的孩子,就必須調整好自己,要相信子女能夠從錯誤中學習、從失敗中成長及學習正向思考。家長和子女可以學習互相欣賞,為自己及對方說出肯定和打氣的說話,能提升子女面對困難和挑戰的勇氣。
(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線:2402 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晚上6時)
韓詠芝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本文作者為韓詠芝姑娘。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4年11月26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