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竇」推動的慈善和教育事業|根本月報
發佈時間:12:18 2024-12-07
為何我們會稱爸爸作「老竇」?其中一個說法,是因為從前有一位姓竇的老先生,因為教子有方,成為人們眼中父親的模範,所以被尊稱為「老竇」。這位姓竇的模範父親名叫竇禹鈞,在五代至宋初時期於燕山府(今天津薊縣)一帶生活,別人因此也稱他為竇燕山。竇禹鈞的五名兒子先後成功通過科舉考試,人們遂歸功於「老竇」教導有方。相傳為宋末鴻儒王應麟所編的童蒙教材《三字經》中,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之句,其所描述的正是竇禹鈞教子成才的故事。
修心向善 改變命運
然而竇禹鈞的命運在「五子登科、名揚天下」之前其實並非一帆風順。據北宋名臣范仲淹(下左圖)所撰的〈竇諫議錄〉記載,竇禹鈞出身自富有的家庭,「家甚豐」,可是到了30歲還未有兒子。一天晚上,竇禹鈞忽然在夢中被已過世的祖父和父親告知其命運不佳,說他不僅沒有兒子,而且壽命也不長,這與其鮮有施捨貧困行善不無關係。兩名長輩因此建議他早日修心向善,希望能改變命運。竇禹鈞醒後牢記父、祖的勸誡,自此以後積極行善累積陰德,如出錢為無財力處理喪事的親友買棺殮葬,資助親戚和故舊的貧苦孤女出嫁。遇到生活貧困的「故舊相知」,竇禹鈞會借錢給他們當中較懂得理財的子弟,讓他們有資本繼續營商。據說共有「數十家」竇禹鈞的「故舊相知」因獲這種形式的接濟而得以存活。竇禹鈞的生活非常節儉和樸素,「器無金玉之飾,室無衣帛之妾」。在扣除了家庭的必要開支後,竇禹鈞把每年賺取的收入都用「以濟人之急」,救助有需要的人。
此後不久,竇禹鈞的五名兒子相繼出生。為了教育兒子,竇禹鈞先在家的南方興建了一間有40間房舍的書院,里面「聚書數千卷」,再禮聘文章和學行卓越的儒士任教師。書院一方面是為了教育竇家子弟,另一方面也讓「四方孤寒之士」,來自不同地區且「有志于學」的貧苦學生有機會接受教育。對於那些「貧無供須」,平日不得溫飽的士子,竇禹鈞「無問識不識」,只要他們願意來書院學習,竇禹鈞也無任歡迎,「聽其自至」,還會補助他們的生活費。很多書院的學生後來都成了達官貴人,而他們也沒有忘記竇禹鈞的恩惠,紛紛前來致謝。據范仲淹憶述:「凡四方之士,由公(即竇禹鈞)之門登貴顯者,前後接踵來拜公之門,必命左右扶公坐受其禮。」
發財立品 善有善報
竇禹鈞諸子在進士登第後,均在朝中任顯要的官職,長子竇儀和次子竇儼均曾任翰林學士,是皇帝身邊的顧問大臣,而四子竇偁更官至相當於副宰相的參知政事。五代名相馮道曾經送贈一首詩給竇禹鈞以表揚其「義風家法,為一時標表」,詩云:「燕山竇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
竇禹鈞其後再次獲得亡祖和亡父託夢,被告知他的命運因其多行善事而有所改變。天曹陰府因為竇禹鈞「有陰德」,所以把他的壽命「延算三紀,賜五子,各榮顯,仍以福壽而終。」最終竇禹鈞活至82歲並享善終,而他的「五子八孫,皆貴顯于朝廷」,這全因為竇禹鈞積極行善而修成的善果。
「老竇」行善積德的故事,很可能因為范仲淹的名聲和《三字經》的廣泛流傳而變得膾炙人口,也間接鼓勵更多富人「發財立品」。時至今日,不少富商仍然大力捐助學校和推動慈善事業,如香港多間大專院校均曾接受李嘉誠、李兆基等富商的捐款。有些商人更會團結起來一起行善,如一群來自順德的商人便於1947年組成了「順德聯誼總會」,該會除了「聯絡鄉親,敦睦鄉誼」外,還會「辦理慈善事業,興辦教育」,不少莘莘學子至今仍然受惠。
本欄為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與《星島日報》教育版聯合出版。對原文有興趣的讀者可到港大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網頁下載:http://machsaa.googlepages.com
本欄歡迎院校學者投稿,分享個人學術見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為限,查詢及投稿請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副會長朱銘堅博士
延伸閱讀:
從1949年10月《兒童日報》 管窺四川市民面對的時代變遷|根本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