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網絡欺凌:幫助受害者的「法寶」|教研並進

更新時間:12:13 2024-12-14
發佈時間:12:13 2024-12-14

隨着互聯網發展,利用網絡有意並重複地傷害別人的事件屢見不鮮。常見的網絡欺凌方式包括:1. 「改圖」,即醜化受害者照片;2. 向受害者發送侮辱、粗俗、騷擾或威脅性的訊息;3. 散播不實訊息來激起公眾的憤怒,通過「起底」或「人肉搜尋」,在未得到受害者的同意下公開其個人資料,例如電話號碼、地址等,甚至試圖讓其他人去騷擾受害者。這些行為使受害者的精神健康受創,導致焦慮、抑鬱甚至自殺。有研究指出,曾遭受網絡欺凌的青少年自殺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2倍或以上。

在這個網絡時代,人人都手機不離手,網絡欺凌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即使受害者轉校搬家,網絡欺凌者還是可以利用社群媒體關注並繼續攻擊。此外,網絡匿名使欺凌者能隱藏真實身份並使用「網名」,甚至讓他們產生能逃避責任或懲罰的錯覺。

與面對面的欺凌不同,網絡欺凌傳播得更快,甚至可能被無數人分享轉載,讓受害者倍感痛苦。

在動畫《多啦A夢》中,每當胖虎欺凌大雄時,多啦A夢總會帶着神奇法寶介入並還擊胖虎。那麼,當網絡欺凌發生時,網上的旁觀者又會否幫助受害者呢?又有哪些「法寶」可應對網絡欺凌呢?


「過來人」更願施援

筆者的研究團隊收集了來自7間中學共817名中學生的問卷,並利用結構方程模型進行數據分析。結果顯示,社交技能較強、具備較高同理心、抱有支持受害者的觀點,以及更了解甚麼是網絡欺凌的學生,更傾向對網絡欺凌受害者伸出援手。令人驚訝的是,曾遭受網絡欺凌或有抑鬱症狀的中學生亦更有可能提供幫助。曾遭受網絡欺凌的學生可能正是明白被欺凌的痛,所以他們更願意伸出援手,就如一首舊歌歌詞寫道:「受過傷先知道要堅強」。有更多抑鬱症狀的學生也可能更容易察覺受害者的情緒困擾、同情受害者的遭遇,從而更願意提供協助。然而,未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去釐清抑鬱症狀、曾受網絡欺凌經歷與幫助受害者之間的關係。

此研究結果為應對網絡欺凌提供了一些啟示。例如,我們可以通過教育活動,加強學生的同理心以及社交技能,既減少網絡欺凌行為,亦鼓勵學生在適當時候挺身而出。此外,學校可以通過研討會、角色扮演工作坊、講座等等,幫助青少年辨識網絡欺凌、評估其危害、加強他們對幫助受害者的責任感。我們亦可與學生分享跟網絡欺凌相關的法例,如《2021年個人資料(私隱)(修訂)條例》已生效,一些網絡欺凌的行為如「起底」可能違法,使學生得知網絡欺凌的嚴重性。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讓學生學習有效幫助受害者的策略,推動他們採取實際行動。


微不足道的「善意」

來自22世紀的「多啦A夢」擁有神奇法寶來幫助大雄面對欺凌,現實中,應對網絡欺凌只需我們簡單的行動。在看到網絡欺凌時,我們可以說:「這樣說會傷害別人」,明確地指出行為的傷害性並使其更可見。其次,從法律或社會規範層面指出網絡欺凌的後果,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在文明的社會中,你不能這樣說。」這樣可以教育網絡欺凌者意識到法律及社會規範,也可能吸引其他人加入幫助受害者,從而制止網絡欺凌。

此外,我們可以中斷或改變話題,例如與其他人一起發布積極正面的帖文和圖片,藉着沖洗掉網絡欺凌者的不當言論去支持受害者。我們亦應善用社交媒體或論壇上的「舉報」功能來阻止或消除這種行為。

網絡帶來方便快捷的交流空間,然而,我們發言前都應該先停一停、想一想。比如在發布一些可能傷害到別人的圖片或言論前,問一問自己︰「是否真的要這樣做?」最後,我們也可以有禮貌地留言支持受害者:「別怕,我們都在」,讓他們知道有人關心及在乎。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意(Acts of Random Kindness, ARK),可能是拯救下一個網絡欺凌受害者的救命「方舟」。


文:香港教育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梁雅文;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講座教授(數據分析及多元教育)、數據分析及評估研究中心總監趙明明

本欄歡迎院校學者投稿,分享個人學術見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為限,查詢及投稿請電郵︰[email protected]

延伸閱讀:

新手媽媽的需要與支援|教研並進

以「企業家教育」 裝備中學生迎向挑戰|教研並進

親子欖球 對ADHD孩子及其家長的幫助|教研並進

社會工作者挑戰跨性別偏見|教研並進

提高青少年歸屬感 包容及高質量活動成關鍵|教研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