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不完的愛︱先烈精神 薪火相傳
更新時間:08:00 2025-02-19 HKT
發佈時間:08:00 2025-02-19 HKT
發佈時間:08:00 2025-02-19 HKT
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資助新界青聯發展基金會主辦的「港」不完的愛 — 青年正向思維計劃,以國家安全和愛國愛港的傳承為主軸,讓青年透過參加昔日東江縱隊和香港警察的各項活動,幫助香港青年培育正確價值觀,加強國民身分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一起說好香港故事。
以下是參與青年在活動後所撰寫的感受:
近日,我們前往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參觀,這次的經歷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們的偉大精神,受益匪淺。
1941年,香港淪陷,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當時,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的東江縱隊成立了港九大隊,並以烏蛟騰村作為重要基地之一。1942年農曆8月16日,日軍包圍烏蛟騰村,試圖強迫村民供出游擊隊成員。村長李世藩及多名村民不屈服,最終被日軍折磨致死。戰後,村民在山坡上豎立紀念碑,悼念這些犧牲的烈士。
參觀當天,東江縱隊歷史研究會成員張念斯女士為我們講述了烏蛟騰自衛隊的故事。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當年游擊隊進村時,村民誤以為他們是強盜,游擊隊並沒有強行進入,而是選擇在村外駐紮,直到村民確認他們的身份後才進村。這種尊重和關愛人民的行為,體現了游擊隊時刻將群眾利益放在首位的精神。
張女士勉勵我們,當代青年應該學習先烈們的無私奉獻與捨己為人的精神,代代相傳,永不忘記這段歷史。她強調,了解歷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並提醒我們:「前事不忘,後世之師。」
通過這次參觀,我們不僅了解了香港的抗日歷史,也深刻體會到今天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應珍惜這份和平,學習先輩的精神,為國家和香港的未來貢獻力量。
撰文﹕紡織學會美國商會胡漢輝中學王錦輝、吳承效、何羽彬、鍾思敏、陳逸姍、詹凱淇、林樂怡、麥俊明、陳雅雯、戴偉軒、翁恩俊